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炮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事件起因于舆论爆料的一份美版“和平计划”。在泽连斯基表示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后,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煽动性言论”阻碍解决俄乌冲突。
美乌新一轮矛盾暴露哪些深层问题?在美国威胁“退出斡旋”的背景下,乌克兰局势又将往何处去?
挥出组合拳
在白宫争吵事件后,特朗普23日又一次发起对泽连斯基“熟悉的攻击”,打出一套“指责、嘲讽、警告”组合拳。
特朗普说,泽连斯基的言论对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非常有害”,使得俄乌冲突难以解决,只会延长杀戮。
他称泽连斯基是“没牌可打的人”,认为现在离达成协议已经很近,泽连斯基应该“立刻把协议搞定”。
他还警告,泽连斯基可以选择和平,或者再战三年直到失去整个国家。
与2个月前白宫争吵的画面相似,这次美国副总统万斯又来“助拳”。
万斯重申,如果围绕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方将退出斡旋。这与特朗普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上周的言论相呼应。
泽连斯基此次“挨批”,缘于最近舆论爆料的一份美版“和平计划”。
《环球时报》援引美媒说法,这份“计划”由特朗普提出,“仅一页纸”。方案要求乌方做出重大让步,包括美国将承认克里米亚地区为俄罗斯领土。此外,美国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并解除自2014年以来的对俄制裁等。
方案中,乌方所能获得的利益包括:得到由欧洲等国家组成的临时机制提供的保障,收回被俄罗斯控制的哈尔科夫州一小部分地区,获得重建所需的赔偿和援助等。但无论是安全保障还是重建问题,表述都可谓“模糊、笼统”。
对于这一方案,泽连斯基22日表示,在达成停火后,乌方愿意以“任何形式”坐到谈判桌前,但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这超出了我们的宪法规定”。之后,特朗普的猛批随之而来。
“总统很沮丧。”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告诉记者,“他的耐心快耗尽了。”
伴随美乌争论“升级”,23日在伦敦召开的美英法德乌五国会谈被迫“降级”——考虑到乌方态度,鲁比奥缺席会谈,改由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参会。
“发飙”为哪般?
评论认为,特朗普“发飙”成为美乌分歧的“新章节”。双方的矛盾暴露哪些问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指出,可以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分析。
表面上看,是美乌的立场发生了碰撞。
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对乌方以施压为主,频挥大棒;对俄罗斯则相对柔和,“胡萝卜”居多。
乌克兰虽然“且行且退”,但在涉及领土归属这类主权问题时,妥协是不可接受的。泽连斯基的决绝态度与特朗普政府的“无条件停火”诉求产生冲撞。特朗普以“怒火”向乌方施压。
但从更深层角度看,美乌的不和反映出美国以停火为工具,追求自身利益优先。这种不顾各方诉求的做法,使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陷入僵局。
赵会荣认为,美国最近一系列言行表明,停火只是诉求之一,但未必是优先诉求。特朗普的优先诉求在于,利用停火向俄乌双方施加影响,在短期内攫取更多现实利益。美乌商议矿产协议就是例证。
“如果美国真想实现持久停火,需要考虑各方利益。”赵会荣说,但“短短一页纸”的“和平计划”显然没有做到这点,离乌欧俄的诉求均有差距。
对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不松口是其一贯态度。
对欧洲,一些国家在领土问题上支持乌方,并且在安全保障方面希望充当“保卫者”角色,而不仅限于“沿实控线维和”。它们还希望美国在必要时通过军事介入提供支持。
对俄罗斯,美方只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有所松动,且“和平计划”对于俄方关心的“去军事化”问题也是语焉不详。
赵会荣总结,特朗普上台以来,乌克兰危机未如他预想那般快速解决,根本原因是美国习惯于推行霸权政策,对各方诉求未予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多边主义方式,欧洲直到最近才有“上桌”机会……美国所做的一切,纯粹是为追求现实利益,早日抽身乌克兰事务并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局势怎么走?
特朗普对乌克兰火力全开后,局势下一步会怎么走?各方目前有何动向?
赵会荣认为,美国方面,虽然它多次声称如果谈判无法取得进展将“退出斡旋”,但更多还是一种施压策略。
“特朗普政府一开始没想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在遇到很大阻力后,心情反倒不像最初那么急切。”赵会荣说,“美国现在更多关心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时候,就是它交易的黄金时刻。”
乌克兰方面,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23日在伦敦会见了英、法、德高级外交官,讨论了美国的“和平计划”。
赵会荣认为,目前乌克兰处境更加艰难。战场上,武器装备虽未完全枯竭,但亮起红灯。战场外,特朗普对乌方强力施压也让基辅感到焦虑。
因此,基辅加大力度与欧洲互动,寻求突破,尤其想争取英国的支持,既获得军援又“触动”美国。
俄罗斯方面,最近主要是在舆论战中占据主动。例如,消息人士称俄总统普京建议沿目前的接触线停止冲突,以及普京释放愿同乌方“直接谈”等信号。
这些突破性表态,意在展现俄方支持和谈的积极姿态,防止乌克兰和其他方面将“止战艰难”的责任甩给俄罗斯。
与此同时,俄军依然在前线战场争取筹码,最近几日乌克兰多地受到导弹或无人机袭击,24日基辅遭大规模空袭。
欧洲方面,相比于美乌“白宫吵架”事件后欧洲连开多场峰会,当前欧洲似乎没那么焦虑。但在支持乌克兰方面,依然是声调高、力度小,实际能做的比较有限。
此外,鲁比奥取消赴英行程,伦敦高级别会谈被迫“降级”,也凸显出美国缺位下的欧洲和谈困局。欧洲可能无法单独推动俄乌和平谈判,反映出一种“既想主导、又不想离开美国”的矛盾心理。
赵会荣指出,乌克兰危机牵动各方利益,围绕领土谈判的博弈更是复杂,要全面解决乌克兰问题并签署和平条约短期内很难做到,但冻结冲突仍有望在一定条件下实现。
目前,战场上,局势尚未完全打破,俄乌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仍存。谈判桌上,各方处在试探对方谈判底线、开出较高要价的阶段。实现停火仍需等待一个“适宜的时刻”。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特朗普再“炮轰”泽连斯基,“耐心将尽”之下乌克兰局势怎么走?》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