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5月份的时候,一位叫做王恒杰的考古专家登上了一艘渔船,他要自费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古。
而他就是自费也非要前往南沙群岛的原因是,他一定要找到有力的文物证据,来证明南沙群岛就是属于中国的。
海上的旅途危险和困难重重,但是王恒杰并没有被那些困难给打倒,就那样一路朝着南沙群岛前进,后来在太平岛上也确实找到了很多文物可以证明,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古时候的人就已经来过南沙群岛了。
那么王恒杰当年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古呢?他一路上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独臂专家的坚定信念
大家在看见文章标题的时候应该也发现了,我们是专门把王恒杰独臂的特征给写了出来的,这样并不是说要让大家觉得王恒杰专家很可怜还是怎么样。
主要就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王恒杰专家的那种可贵的精神,因为王恒杰专家的独臂也是在他小时候一次意外造成的。
那个时候王恒杰是在一个煤渣堆当中发现了一个日军落下的哑弹,当时年纪还小的王恒杰哪里知道那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就因为好奇一直在摆弄那个哑弹。
但是他在摆弄的过程中不小心误触到了那枚哑弹的引信,然后哑弹就爆炸了,而王恒杰也因为自己的这次好奇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左臂。
从那以后王恒杰就是一个独臂少年了,但是他并不为自己失去了一条手臂而感到自卑,反而有了很强烈的抗争精神,别人觉得我不行的话,那我就努力证明给别人我可以。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王恒杰选择了边疆考古专业,他知道以后可能会很苦,但是他不怕苦,他就靠着他的独臂,去到了很多的地方,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成就。
也是在过程中,王恒杰关注到了关于南沙群岛的问题,他还曾提出过一个“环南海文化圈”理论,坚信南沙群岛就是属于我们国家的。
在古时候人们对于海域的归属的意识还没有那么的强烈,也不像我们现在一样,会为了主权归属问题而争论不休。
那对于南沙群岛自然也是一样的,没有说非常明确的宣誓自己的主权,但是在我们国家历史的记载上,关于南海的记录我们可是在秦汉时期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文字记载了。
这也就说明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人去过南海那一块儿了,那么我们古代的人在南海上定居生活也就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了,毕竟在古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渔民这个职业了。
而且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问题,在国际上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争论,国际上基本上也都是承认南沙群岛就是属于我们国家的。
但是这些都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有发现在南海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大家都得知南海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之后,嘴脸立马就不一样了。
好多国家开始不愿意承认南沙群岛是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了,因为他们觊觎的是南海丰富的资源,所以他们就想通过不承认或者强占的方式来“获得”一些他们在南海的所谓的主权。
就比如说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是直接或间接的选择了强占的方式,就一直到我们今天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最明显的,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是还有着争议嘛。
还厚着脸皮把他们的破船停靠在某个岛礁的旁边,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想侵占原本属于我们国家的岛礁,我们也已经是警告过他们很多次了,但是一直都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那王恒杰作为一个考古专家能够怎么做呢,那就只能是通过考古发现来证明我们古代的人早就已经在南沙群岛一带活动过了,所以王恒杰才会那么的坚定,就算是自费也要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古。
艰难的考古证明之旅
因为前往南沙群岛需要远洋航行,这本来就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海洋上不是比较的变幻莫测嘛,所以王恒杰这次旅途也不是一次就顺利的完成了的。
但是好在他的每次出发都多少有一些收获,他第一次出发的时候,连他的后事都给他家里的人交代好了,他的目标是前往太平岛进行考古。
他在前往太平岛的旅途中,途径了永登暗沙、双子礁等地,在永登暗沙的时候他们发现了玳瑁,而玳瑁就正是我们古代的时候向朝廷纳贡的一种很珍贵的礼物。
这个在历史上可是有着明确的记载的,那这不就能够说明在南沙群岛这一块儿,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我们的祖先在活动了嘛,不然他们又怎么会用玳瑁来纳贡呢。
再往前走他们就到了双子礁,但是当时的双子礁上一边是菲律宾的军队,另一边又是越南的军队,他们没有能够登上双子礁。
再往前走进入郑和群礁海域的时候,太平岛就离他们很近了,当时太平岛上驻守着的是台湾的驻军,当时那些驻军本来也是不让他们的渔船靠近的。
甚至还开枪警告了,无奈之下王恒杰就称自己上岛是为了求医,并没有其他的目的,后来在岛上长官的追问之下,他才表达了他是想在岛上进行考古。
然后证明南沙群岛就是属于中国的,当时岛上的长官也挺支持他们这一行为的,所以他们后来才能在太平岛上发现那么多的文物。
有汉代的、宋代的、还有明清时期的文物,这就可以很有力的证明我们古代是长期有祖先来到南沙群岛的。
一路上王恒杰有很多收获,他的坚信和不放弃也为我们证明南沙群岛属于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所以我们称他是“独臂英雄”。
王恒杰的发现也是受到了多方的关注的,虽然现在依然还有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和我们存在争议,但是证据就放在那里,他们就是再怎么耍赖,也不能改变那些真实存在的证据。
信息来源:南沙考古第一人——王恒杰-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