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景波与团队在密林深处观看红外相机)

在湖南省绥宁县境内的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龙景波二十载如一日,他扎根于此,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他的每一步,都深深印刻在保护区的每一寸土地上;他的每一次探索,都饱含着对生态环保的赤诚之心。龙景波深知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全民的接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能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共同为守护绿水青山付出努力。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以科学家的严谨、探险家的勇气,在这片热土书写着动人的生态守护篇章,成为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人员中一颗耀眼的星。

无畏科考,探索自然奥秘

谈及热爱的工作,龙景波脸上总会挂着质朴的微笑,满眼光芒。20年来,他经常带领团队深入人迹罕至的深山进行野外科考。站在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远眺对面最高的山峰,龙景波热情地说道:“别看对面的山看上去不远,但是来回要五六个小时,特别是爬到山顶处是没有路的,且陡的地方坡度有70多度,很难爬山去,可是越是这种地方也越容易发现新品种”。对他而言,野外科考是挑战与乐趣并存的奇妙旅程。山林环境恶劣,山路崎岖、天气多变,还有蚊虫、毒蛇和野兽的威胁,但这些困难从未让龙景波退缩。一次科考时,他正专注观察一株罕见植物,突然,身后传来异响,回头一看,一条粗壮的五步蛇吐着信子,虎视眈眈。危急关头,他强作镇定,屏气凝神,小心翼翼挪动脚步,经过漫长对峙,才化险为夷,并成功采集到植物的珍贵样本。这样的生死时刻,在二十载科考生涯中已历经10余次。

近期,一篇关于5个小菇属真菌新物种的研究论文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MycoKeys,其中3个源自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分别被命名为棕缘小菇、黄桑小菇和近黏柄小菇,论文署名作者之一龙景波凭借无畏精神、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经验,与团队在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成果显著,陆续发现了“黄桑过路黄”“侗掌突蟾”“近刚毛状小菇”等新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龙景波在展示他做的抖音号 )

传播生态,守护绿水青山

龙景波不仅科研出色,还是生态文明传播的热心使者。为让更多人关注自然,他开通抖音账号“护林员”,自己不断探索视频的拍摄方式,分享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精彩瞬间。他制作的近300个抖音短视频火爆网络,总浏览量突破3000万次,其中一条短视频浏览量近900万次,关于水晶兰的短视频还得到CCTV-17官方抖音“央视三农”的关注、转载,让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走进更多人视野,激发了大众对自然保护的关注和热情。

此外,他还是生态宣教馆的义务讲解员。每年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及其他重大活动,他总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游客和学生走进自然世界。多年来,已有15000余人次在他的讲解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心中播下保护自然的种子。


(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

紧急救援,彰显责任担当

在保护区,龙景波还是大家心中的“救援英雄”。2016年,一位六旬老人在保护区深山采药失踪4天,生死未卜。龙景波得知后,第一时间加入搜救队伍。他凭借对山林的熟悉和野外经验,根据兽道痕迹与植被倒伏方向,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锁定直径50米的搜索圈,带领队员翻山越岭仔细搜寻。终于,在一处悬崖边的枯木旁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老人,这也创造了山地救援的奇迹。

还有一次,龙景波在野外监测鸳鸯时,发现天空飘着草木燃烧的扬尘,他意识到可能发生山火,便立刻朝扬尘处狂奔。抵达现场,见一座民房边的杂草正在熊熊燃烧,火势借着风势迅速向山边蔓延。此地偏僻无信号无法求助,他迅速从屋里喊出户主一起开展救火。经过约20分钟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暴雨夜转移受困科考队,救助误入村庄的豹猫幼崽……在他办公室,有一本“突发事件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47次紧急救援,每一次救援都是他对这片土地和生命的守护承诺。因为他深知,保护这片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动植物,更是保护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生命。

当夕阳为黄桑林海镀上金边时,龙景波又接到红外相机传回的警报——可能有人闯入核心区。他利落地系紧鞋带,身影再次没入苍茫暮色。在他身后,新挂牌的生态监测站即将启用,第一批智能巡护无人机正在调试。虽然技术手段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那份延续20年的坚守。和众多自然保护工作者一样,龙景波用行动诠释着对生态保护的热爱与执着,用青春践行着对绿水青山的守护使命。(黄开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