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就是健康”,这是许多人对健康的传统认知,而现代的科学健康观念早已超越这一维度。

01

没病但身体不舒服

这样算健康吗?

经常觉得累、困、没精神,还睡不好觉......这种没病但浑身不舒坦的状态,其实是我们的身体在 “报警”了!

虽然还没到生病的程度,但已经到了亚健康临界,提示我们要警惕很多慢病的风险,例如:

当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虽然尚未达到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并不是健康的血压水平,可能是高血压前期,要引起重视。

空腹血糖在6.1-6.9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在 7.8-11.0mmol/L,胰岛素抵抗可能已经开始,警惕是糖尿病前期。

02

没病但情绪内耗

这样也算健康吗?

不只是身体不舒服,我们的心理问题也很容易被忽视。

像焦虑、抑郁、烦躁、沮丧这些不良情绪也在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身体,长期以往引发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健康问题,例如:失眠问题、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口腔溃疡且伤口愈合慢。

03

没病≠健康

真正的健康是什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其中提到: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那么,真正的健康具体是什么样的,你能做到几点?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具备以下特点:

✅保持良好的睡眠,能够快速入睡,睡眠质量高。

✅健康的饮食,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

✅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以下表现:

✅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轻易被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控制。

✅面对挫折和压力时,能够迅速恢复,不至于被困难击垮。

✅对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够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接纳自己。

不只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身体和健康问题,社会适应能力也很关键。

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往往具备以下特质:

✅能够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和谐的关系。

✅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平衡工作和生活,避免透支身体和心理健康。



✒️从今天开始,走出“无病即健康” 的认知误区,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让健康管理成为你的日常生活方式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