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怎么连“忠诚的川粉”米莱也“反水”了?

阿根廷现任总统米莱,自上任以来就被很多人认为是重要的“川粉”,他一直在各个公开场合表达对特朗普的支持,乃至崇拜。



然而,关税战开打后,远在南美的阿根廷,竟然在特朗普的“铁粉”总统米莱带领下,公开“背刺”老大哥。

其不仅没有跟随美国封杀中国,反而与中国续签了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那么,作为一个公开表示崇拜特朗普的领导人,米莱怎么就敢跟中国站在一起?



米莱的“背刺”?

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成了他的“杀手锏”,2025年4月,他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近90个国家加征高关税。

不仅如此,他还警告75个国家不得购买中国商品,试图通过经济高压逼迫全球与中国“脱钩”。



特朗普的这番做法,摆明了要让中国出口寸步难行,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贸易格局。

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打乱了——阿根廷总统米莱。

米莱可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上任以来多次公开表示对特朗普的崇拜,甚至在竞选时模仿特朗普的风格,喊着“让阿根廷再次伟大”的口号。



按理说,米莱应该第一个响应特朗普的号召,加入“反华”阵营。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不久,阿根廷中央银行宣布与中国续签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

这笔资金不仅帮阿根廷缓解了外汇储备短缺的危机,还为中阿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支持。



米莱的这一“背刺”操作,堪称国际政坛的一出好戏。

表面上看,他是特朗普的“兄弟”,但在经济利益面前,米莱选择了务实主义。

阿根廷经济正深陷泥潭,通货膨胀高企,外汇储备捉襟见肘,中国作为阿根廷的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虽略有下降,仍高达163.5亿美元。



米莱很清楚,跟着特朗普搞“脱钩”可能会让阿根廷的经济雪上加霜,而与中国合作,不仅能带来真金白银,还能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米莱的“背刺”,不仅让特朗普的贸易战计划出现裂痕,也让我们好奇:一个“川粉”为何敢如此大胆?他的选择背后,又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中阿合作的深厚根基

米莱的“背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中阿长期合作的深厚基础上。

回顾历史,中阿关系自1972年建交以来稳步发展,尤其在过去十年,中国成为阿根廷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2022年,两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等13项合作协议,涵盖农业、能源、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这些协议为阿根廷带来了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支持,也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市场铺平了道路。

而在贸易层面,中国是阿根廷农产品出口的“超级买家”。

阿根廷的大豆、牛肉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而中国则向阿根廷出口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



尽管2023-2024年阿根廷经济动荡导致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中国始终是阿根廷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这种互利共赢的关系,让米莱在面对特朗普的压力时,有了足够的底气“叛逆”一把。

更关键的是,米莱的“川粉”身份并没有让他丧失经济上的清醒判断。



阿根廷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如果跟随特朗普切断与中国的贸易联系,阿根廷的农业和能源产业将遭受重创。

此外,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米莱显然不愿让阿根廷成为美国的“附庸”,而是通过深化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和贸易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争取更多经济主动权。



而对于我国而言,米莱的这次重大转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机遇……

中国的机遇

阿根廷的“兜底”行动表明,特朗普的贸易战并未能彻底孤立中国,反而让一些国家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潜力。



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进口减少,但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加,全球贸易总量甚至有所增长。

这说明,特朗普的关税壁垒并未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反而推动了贸易转移,为中国创造了新的机会。

尽管米莱是特朗普的“粉丝”,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他选择了与中国合作,而这种务实主义可能在其他国家中得到复制。



类似的合作模式,可能在拉美、非洲甚至欧洲国家中进一步推广。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却引发了盟友的不满,欧洲、墨西哥等国家纷纷表示将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这无疑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号召力。



尽管美国仍是经济强国,且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中国的影响力正在稳步上升,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而非盲目追随西方。

中国的开放姿态和合作模式,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不同于美国的高压选项,米莱的“背刺”,正是这一多极化趋势的生动体现。



它告诉我们,即使在贸易战的阴霾下,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合作与智慧,在全球舞台上找到立足之地。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到与中国的合作中,特朗普的“脱钩”幻想或许终将落空。

结语

米莱的“背刺”让特朗普的贸易战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在全球博弈中的韧性与魅力。



一个“川粉”都能放下意识形态,选择与中国合作,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开放姿态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

贸易战虽未结束,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米莱和特朗普“唱反调”放宽关税和进口限制 阿根廷从中国进口额翻倍》2025年4月22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