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希望您可以先点个“关注”。这不仅能让您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体验到不一样的互动乐趣,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人生虽短暂,但忧虑却常常跨越时间的界限。

当年那位豪情万丈,声称给我二十年时光,定能重塑强大俄罗斯的普京,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遗憾。

以普京目前的年纪来看,他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那个宏大的目标了。



现在的普京,在尽力维持现状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在他看来,再过25年,俄罗斯可能会面临五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可惜的是,这些前景都不太乐观。

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普京是如何预测俄罗斯未来的吧。



一,关乎国运的能源产业

尽管普京不愿承认,但他和整个俄罗斯都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的事实:在过去几十年里,俄罗斯的工业不仅没有真正复苏,反而逐渐衰退。

看看近几年的数据就知道了。



2024年,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三年,即便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并且其腹地并未受到严重破坏,全力以赴的俄罗斯全年钢铁产量居然还不到7100万吨。

这个数字与已经突破十亿吨大关的中国相比简直微不足道,甚至远不及苏联时期的水平。

要知道,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钢铁产量依然高达1.5亿吨。



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石,缺乏足够的钢铁产量,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强国。

俄罗斯正是这一理论的最好例证。

2019年,如此庞大的俄罗斯,汽车年产量竟然只有150万辆,仅为同年日本产量的六分之一!



而且,在2019年俄罗斯4224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工业制品仅占不到10%,而能源产品的比例却超过了70%。

2021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俄罗斯四分之一的GDP以及五分之二的政府财政收入均来自能源产业。

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欧美等国的抵制,俄罗斯能源产业遭受了一定冲击,但它依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4年,俄罗斯仅对中国出口的石油量就达到了1.085亿吨,管道天然气超过119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为472亿立方米。

仅这两项,俄罗斯就从中国获得了约5369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相当于当年对华出口总额的57.3%。

此外,俄罗斯当年的石油总出口量约为2.4亿吨。



油气收入依旧占据着俄罗斯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可以说,对于当下的俄罗斯而言,能源产业几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因此,在普京对2050年的预测中,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成为了衡量俄罗斯未来命运的关键指标。

那么,他又做出了哪些预判呢?



二,2050年前的能源战略规划

4月14日,在普京的指示下,俄罗斯政府正式通过了“2050年前能源战略”。

在这份关乎俄罗斯未来的能源布局方案中,普京分析了未来25年内俄罗斯能源产业可能面临的五种情境。

其中最理想的情况便是维持现状。



毕竟,无论是年龄限制还是政治背景,都让普京很难带领俄罗斯重新实现工业化。

叶利钦留下的寡头政治体系难以撼动,这也意味着未来数十年间,俄罗斯的工业状况恐怕依然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住当前俄罗斯能源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已经是最好的预期了。



不过,普京也很清楚,这种理想状态可能很难达成,所以还是要提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那么,在普京眼中,俄罗斯能源产业未来会受到哪些冲击呢?

答案包括四个方面:西方制裁力度加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清洁能源转型加速以及技术创新停滞。



先谈谈西方制裁加码的影响。

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前,西欧才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2021年,俄罗斯有45%的石油销往欧洲,占欧洲当年石油进口总额的一半。

除此之外,当年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占到了欧洲进口总量的40%。

仅这两项,在当年就为俄罗斯带来了3000亿美元的收入。然而,随着俄乌冲突引发的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油气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这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



如果西方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那无疑将对俄罗斯极为不利。

其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也会产生影响。

想必大家都能感受到,近年来国际局势日益动荡,各国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现有利益分配不足,导致各国冲突加剧。



根据目前情况推测,未来二三十年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像日本一样进入低速增长期。

经济发展前景黯淡,大家手头拮据,自然会尽量节省开支,俄罗斯的能源生意自然也不会好做。

不过,以上两种情况还算可以接受,毕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真正让普京夜不能寐的是第三种情况——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我们可以参考中国的成就。

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原来的15.5%提升至26.4%。

同时,近年来西欧各国也在大力发展核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毫无疑问,一旦可再生能源普及开来,传统化石能源如石油必然会被边缘化。

到那时,就算俄罗斯降价促销,也未必有人愿意购买。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俄罗斯就不能在能源领域进行创新吗?

对此,普京当然考虑过,并表达了对技术创新停滞的担忧。



普京并非没有想过通过大规模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鼓励科研等方式推动俄罗斯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

但问题在于,科技创新这件事,哪怕方向正确,投入再多心血,甚至赌上国运,结果也可能让人失望。

不妨看看日本的氢能源汽车案例。



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日本便倾尽全力发展氢能源汽车,政府累计投入高达1.5万亿人民币(请注意,单位是人民币,不是日元!)。

然而结果如何?

虽然氢能源汽车成功研发出来了,但却无人问津。

很多时候,搞科研就像用黄金打水漂,徒劳无功。

即使是强人普京,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奈叹息。

那么,俄罗斯是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了呢?



三,英雄培养计划

2024年,普京亲自拍板,启动了一项名为“英雄时代”的接班人选拔与培养计划。

该计划旨在从战场上挑选出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普京之后俄罗斯的中坚力量。

普京对这些人寄予厚望,他曾公开表示:

“俄罗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人群,是那些保卫祖国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精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我毫不担心把国家交给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该计划的人员中不乏90后年轻人。

不得不说,普京的这一举措非常大胆。他没有按照常规套路,在克里姆林宫内部挑选那些所谓资历深厚、威望卓著的老者,而是果断将希望寄托于年轻战士身上。

或许经过多年的修修补补后,普京终于意识到,俄罗斯需要的不是一位只会修修补补的裱糊匠,而是一群充满活力、敢于创新、能够带领国家走向新未来的英雄。



那么,普京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答案并不确定。

一方面,普京的这一举动势必会在早已习惯论资排辈的克里姆林宫内部引发动荡,必然会遭遇重重阻力。



另一方面,普京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没人知道他还能带领这个国家走多久。而年轻的雏鹰想要展翅高飞,还需要时间成长。

普京能等到那一天吗?

也许只有天晓得。



结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过去二十多年间,俄罗斯依靠能源产业勉强维持住了作为苏联继承者的地位。

然而,表面的辉煌无法掩盖内部的空虚。



不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或许普京能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为俄罗斯的未来找到一条出路。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腾讯网:普京政府对2050年的俄罗斯,做了最悲观的预测,共有5种可能性?



搜狐网:普京考虑“身后事”,他要把1.4亿俄罗斯人,托付给真正的爱国者!



腾讯网:无论普京如何抉择,2050年的俄罗斯,都将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凤凰网:俄罗斯的能源 有多重要? -



搜狐网:丰田高管们没有想到,赌上国运的氢能源车,正让日本失去最后底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