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俄罗斯一位国家杜马议员公开发声,宣称俄罗斯可以收购中国的辽宁舰,甚至直接将名字都改了。
俄罗斯议员谢尔盖·卡根诺夫
这样毫无逻辑的话,他是如何想出来的呢?中国又是如何回应的?
辽宁舰的出身
作为中国海军现代化标志的航空母舰,辽宁舰最初是苏联建造的“瓦良格”号,苏联解体,这艘尚未完工的大型军舰归乌克兰所有。
“瓦良格”号
当时乌克兰的经济状况不佳,原本强大的工业基础也遭到了破坏,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完成这艘只完成了一部分的航空母舰,所以乌克兰不得不决定出售它,选择将这艘“半成品”推向国际市场寻求买家。
中国很早就希望增强海军实力,尤其是通过购买航母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美国和俄罗斯都对此表示反对,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海军力量变得强大,而俄罗斯则担心中国在航母技术上超过自己。
库兹涅佐夫号(右)瓦良格号(左)
这两个大国联手阻止中国获得航母技术,使得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计划受到阻碍,提升海军实力的愿望也难以实现,1998年,中国商人徐增平计划建造一艘“海上赌场”,为此他花费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买下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当时,乌克兰已经拆除了“瓦良格”号上的所有舰载设备,只剩下一个空船壳,“瓦良格”号在返回中国的途中,还是遇到了来自土耳其方面的阻挠。
“瓦良格”号
即使“瓦良格”号已经是个空壳,运回过程依然困难重重,遭遇了土耳其的阻拦,这显示出其潜在的重要价值。
为确保航母能够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中国和土耳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艰难磋商,为了达成共识,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让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瓦良格”号
最终,双方的努力促成了航母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顺利来到中国,随即徐增平先生毫不犹豫地将其捐献给了国家,此举之后,肩负重任的中国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开始了改造工程。
面对这艘巨舰,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规划和设计它的内部结构,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他们逐步探索,小心翼翼地安装各种武器装备和电子系统。
历经多方力量的投入与建设,这艘“半成品”在中国得以完善,成为了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为中国国防力量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可以说,中国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了“瓦良格”号的购买和改造,整个过程没有其他国家的参与,要说是“自主研发”的这艘航母也没啥问题,毕竟外壳,其他都是中国的,所以,俄方想要“收回”,完全即使无稽之谈。
辽宁舰
荒谬言论的缘由
俄罗斯议员之所以说这么离谱的言论,跟其自身海军遇到的困境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旗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从2016年开始就状况百出。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2017年开始维修后,这艘船接连发生起重机坠落和火灾等事故,导致维修费用不断增加,据悉要到2024年,它估计能回到海军服役。
2022年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在黑海执行任务时,突然遭到袭击并沉没,这对俄罗斯海军来说,是损失惨重的一次打击,接连损失两艘主要舰艇后,俄罗斯海军面临着没有航空母舰可用的窘迫局面,海军实力受到不小的影响。
“莫斯科”号
相较之下,中国海军的发展引人注目。辽宁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航母,十多年来,中国对辽宁舰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还自主建造了山东舰、福建舰,航母战斗群的规模和技术能力都在增强。
中俄海军实力变化明显,也许正是这种对比,让部分俄罗斯议员感到心态不平衡,才会出现“收回辽宁舰”这种不合理的说法。
辽宁舰
俄罗斯这样做可能想试试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否牢固,或者想用这种方式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因为俄乌冲突中,俄军日均消耗炮弹超1万发,军工产能被迫转向战时状态,进一步挤压了海军装备升级的资源,在此背景下,部分俄议员试图通过“回收辽宁舰”转移国内对海军衰落的批评,不让他们关注国内问题。
俄罗斯军工厂
殊不知,不仅是国防重器,更是国家科技实力与海洋战略的象征,不过就算中方同意转让辽宁舰,那么俄罗斯还真不一定养得起。
因为辽宁舰的维护成本高昂,俄海军预算已向核潜艇和战略导弹倾斜,水面舰艇经费捉襟见肘,辽宁舰的雷达、指挥系统,如346型相控阵雷达,与俄军装备不兼容,俄方缺乏操作经验,甚至俄方连“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图纸都因依赖乌克兰而难以获取,更遑论消化中国技术。
结语
对于这个事件,两国都有没有做出回应,就当是这个议员开了一个玩笑,因为两国在能源、军事和国际事务等领域都有很多合作,但再好的盟友如果真的涉及到国家安全等问题,那么到时候再怎么合作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