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总计40多人伤亡后,印度政府在23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将矛头直指巴基斯坦。鉴于双方局势和六年前高度相似,外界纷纷认为双方随时有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
六年前印巴也曾因为一起爆炸事件发生冲突,印度损失两架战斗机
2019年2月,在传言印度将取消实控克什米尔自治权的情况下,出现一起造成44名印度安全人员死亡的袭击,印度舆论为之震动。印度政府除了出台多项措施,制裁巴基斯坦之外,还在2月26日,派出战斗机轰炸“袭击组织”营地,并拿着投下炸弹并爆炸的视频,对内宣称“消灭了350人”。巴基斯坦对于印度战斗机大胆的越境攻击非常不满,双方剑拔弩张,第二天印度空军战机再次越境时,被巴基斯坦空军F-16击落一架苏-30MKI和一架米格-21,轰动一时。
事后,双方不约而同向前线增兵,但整体保持克制,局面逐渐缓和。不过印巴都担心对手冒险,所以纷纷对外采购武器装备,尤其是战斗机。印度是找到俄罗斯,要求紧急交付一批米格-29,并额外订购12架苏-30MKI,总花费超过20亿美元。巴基斯坦本来就对印度开始装备“阵风”,自己却迟迟拿不到四代半F-16而担忧,于是干脆乘此机会向中国订购歼-10CE,支出也接近20亿美元。
后来印度以俄罗斯交付的米格-29,都使用二手零部件,性能不佳为由要求退货,双方大吵一架,交易中止。连带着12架苏-30MKI订单也被冻结,印度空军在去年12月,还又一次提起这事。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采购歼-10CE非常顺利,双方在2020年正式签约,首批赶2022年初交付,刚好赶上当年3月份的阅兵。后续出国参加军演,表现也异常出色。只能说,印巴选择卖家和签约采购战斗机的本事,差距实在太大了。
巴基斯坦空军获得歼-10CE后已今非昔比,印度军事冒险的风险极大
现在的情况和六年前非常相似:同样是发生袭击并造成严重伤亡,印度也都将目标指向巴基斯坦,并宣称“幕后主使”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再加上印度这次还动用了,六十年来都没用过的,暂停分享印度河河水的手段,可见印度政府的愤怒。然而在袭击者已经撤离,搜捕结果暂无成效的情况下,印度势必得拿出其他“战果”,来平息舆论的不满。那么,效仿六年前越境袭击的做法,再来一场“表演”,就在情理之中。问题在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已经不是六年前的状态了。
歼-10CE在2023年就进驻前线,部分ZDK-03预警机也已经完成升级,部署到南方。印度空军还想在夜间低空越境,“打了就跑”,是很难的。如果再次发生交手,以印度空军“阵风”机队缺乏先进预警机配合,苏-30MKI又迟迟没有进行升级,搭载的空空导弹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实际上胜率并不高。因此,在战争威胁下,印度空军大概率会再次通过紧急采购,来解决问题。考虑到前一阵子,就传说印度准备再买下40架“阵风”,达索大概率能捡个大便宜。
但从长远来看,印度还是要考虑五代机,之前就传得沸沸扬扬的“苏-57和F-35二择一”,恐怕要加速前进了。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其实并不慌张,中航工业出口的歼-10CE和歼-35E,完全可以视局势发展而供应,印度和巴基斯坦对外军购的区别,一下子展示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