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机部队“马扎尔之鸟”以其惊人的杀伤力和透明的杀戮数据披露,成为俄乌战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支从2022年一个小排迅速成长为2024年底完整团的部队,在传奇指挥官罗伯特·布罗夫迪的带领下,通过油管频道每月发布详细的作战统计视频,揭示了无人机战争的残酷真相。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乌克兰如何利用深圳制造的廉价无人机改变战场格局,还暴露了俄罗斯军队在无人机战争中的脆弱性。
据统计,2025年3月,马扎尔之鸟部队共击中了5,334个目标,其中1,848个被记录为完全摧毁。 他们的无人机出动11,601架次,平均每2.2架次摧毁一个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
装甲车:274辆;火炮:69门;卡车、货车:569辆;步兵:1,701人,其中1,002人死亡;
建筑物与防御工事:2,170次命中,但仅125次完全摧毁(6%)。通信与雷达系统:174个。
这些数字表明,廉价无人机战争的焦点已从高价值的装甲目标转向步兵和后勤补给线。穿越无人机占攻击的67%,共消耗7,874架,而重型多旋翼无人轰炸机占31%,出动3,582架次。开源情报分析师指出,夜间出动的重型多旋轰炸机的实际杀伤力可能被低估,其效果堪比传统炮兵。
乌克兰无人机战争的成功离不开深圳的低成本FPV无人机。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伊万·哈夫里柳克透露,2025年初乌克兰每月生产20万架FPV无人机,马扎尔之鸟使用的仅占总量的4%。 这些无人机价格低廉,却能精准打击从单个士兵到装甲车的各种目标。 相比之下,重型多旋翼无人轰炸机每次出动成本约300美元,仍然极具性价比。 深圳的无人机供应链为乌克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让俄军防不胜防。
除了穿越机以外,最近乌军一直在使用一种与中国农用多旋翼无人机类似的无人轰炸机。他们主要在夜间攻击固定目标,如防御工事或停放车辆,偶尔也会追击移动目标。 它们还执行无人机布雷任务,在俄军路径上放置反坦克地雷。尽管俄军尝试用干扰器和拦截无人机应对,但效果有限。 马扎尔之鸟的52架迷你无人轰炸机在3月被击落,每架平均出动69次,显示俄军防御的低效。 乌克兰还在探索光纤控制的FPV无人机,进一步规避干扰。
马扎尔之鸟的数据揭示了俄军的战术困境:
步兵暴露:前线主要由战壕中的步兵组成,成为无人机的主要目标。 FPV无人机甚至能追击落单的士兵。
后勤脆弱:卡车和货车被频繁打击,俄军补给线受到重创。
装甲稀缺:装甲车仅占目标的少数,显示俄军重型装备的消耗速度。
火炮短板:尽管马扎尔之鸟擅长摧毁火炮,但其火炮击杀仅占乌克兰总量的1-2%,表明其他单位可能在火炮战中占据主导。
具体来说,马扎尔之鸟通过以极慢速度接近FPV并在火炮枪管上引爆的技术,精准摧毁火炮,但他们的作战区域可能火炮较少,或其他专业单位负责大部分火炮击杀。
从2024年3月的293个目标到2025年3月的5,334个,马扎尔之鸟的杀伤力在一年内增长了18倍。 这得益于乌克兰无人机生产的激增——预计2025年FPV产量将翻倍。 福克斯评论称,深圳的廉价无人机正在“决定乌克兰战争的走向”,因为它们让乌克兰在无需依赖西方重型武器的前提下,持续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
当然,俄罗斯军队哪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光纤控制的穿越式无人机是在库尔斯克封锁乌军后勤补给线的主要武器,也杀得乌方哀鸿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