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赵彦军通报了我省去年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张晓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一级调研员金东海、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杜中伟共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主持。
近年来,全省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有力推进。
一、协调联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迈出新步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全力推进。建立27家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河北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各省直部门结合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一体推进工作。我省两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第三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彰显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效。
二、聚焦创新,知识产权创造展现新活力
2024年以来全省共授权专利11.0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万件。截至目前,全省有效发明专利7.7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153.86万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404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突破800家。数据知识产权发证714件。著作权登记作品51.63万件,位居全国第4。张家口蔚县入选中宣部2024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三、乘势而上,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行动,去年全省实现专利转化3.88万次,同比增长37.44%。二是全力推动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省政府将其纳入年度创新工作,全省共盘点高校院所专利2.7万件。发布实施河北省地方标准《专利分类分级管理指南》,填补了我省专利管理领域的标准空白。三是全面落实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省499家中小企业入选全国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库,入库数量全国领先。341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300家企业入选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78家企业的110件产品被国家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四是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作,去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217.63亿元,同比增长50.09%。五是优选电子信息等8条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四、综合施策,知识产权保护实现新突破
一是“严保护”成效更加显著。围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通力合作,部署开展了知识产权执法“亮剑”“剑网”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和假冒专利案件1865件;法院系统审结知识产权领域各类案件1.5万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5.74%;检察机关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10件500人;各级版权执法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共计查办各类侵权盗版案件123件,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二是“快保护”体系更加健全。新获批建设唐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白沟新城和平乡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3个国家级中心,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资源更加充实、布局进一步优化,相关产业专利审查周期平均缩短80%以上。三是“同保护”环境更加优越。举办跨国别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宣讲24次,向企业发送海外纠纷风险提示153次,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布风险预警10份,提供全方位纠纷应对指导服务9件次,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五、强化供给,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质。获批10家国家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18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推动我省建立3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二是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强保护活动,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三是服务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整治行动,大力查处违法违规知识产权代理行为,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6家、责令改正6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目标,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坚持高站位统筹。充分发挥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牵总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科技、教育、贸易、文化、卫生、金融与知识产权政策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我省主导产业,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推动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从源头提升专利申请质量。深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证,健全完善地理标志标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满足重点领域快速预审需求,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预审工作中的应用,提升预审工作智能化水平。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继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协同推进重点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丰富完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要素,助力产业创新发展。引导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实施产业专利导航,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全过程助力专利转化运用模式,为专利转化提供精准服务。积极稳妥推进专利商标质押融资、实施专利产业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持续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持续深入开展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各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强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始终保持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高压态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展知识产权专员“提质扩面”行动,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合力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五是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聚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惠企行动,对接服务企业不少于2000家。开展“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入企”活动,助力企业“走出去”。持续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强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监管,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代理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进商标、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今年我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在宣传活动中,河北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科普培训,在展览展示中引入机器人讲解、AI互动等内容,积极宣传高价值知识产权助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人民网河北频道、中国青年报、中国质量报、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河北新闻网、河北法治报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转载请注明
信息来源: 河北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