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赵亚辉 朱慧 孟蕾

燕山派出所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各种疑难纠纷是“常客”。为了改变现有的局面,打通与辖区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燕山派出所创新机制,调整人员结构、成立民生警务小组……仅半年时间,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从“不配合”到“送锦旗”

预警团队前端化解

“预警”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法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那么燕山派出所的预警团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在这里,各社区建立起由物业、商户、楼院长、保安等组成的社区警务团队,作为触角深入摸排矛盾纠纷预警信息,若存在解不开的“顽结”,则交由民生警务小组成员,进行“舒心”化解。

“我们小区一60多岁业主赵大爷多次干扰物业工作,进行无端投诉,我们苦不堪言……”某物业打给了社区民警刘万春请求帮助,刘万春初步调解后,联系了民生警务小组的督办员刘新松。

50岁的刘新松原是接处警民警,拥有多年群众工作经验。燕山派出所所长崔峥在工作中发现刘新松有极强的沟通能力,调整其兼任民生警务督办员。自此,刘新松成了民生警务小组成员民警马乔乔,辅警路君、班宸瑞口中“托底”的存在。

对于此事,刘新松并没有急着上门,他先是通过调查了解到,赵大爷是一名孤寡老人。“我想他应该比较缺乏关心关怀。”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刘新松与刘万春、物业负责人韩女士共同敲开了赵大爷家的门。

上门后,他并没有急着进入正题,而是就赵大爷喜爱的茶道、家具、信鸽切入,打开了赵大爷的话匣子,“小区外面停车太乱了,给物业投诉也不管”。这正是刘新松“三步说服法”的第一步——通过共同话题建立情感连接。

待气氛融洽后,他进入第二步:从执法权限、管理现状、居民需求三个维度分析问题,在得到赵大爷理解后,又叫物业前来,商讨出划定临时停车区、增加巡查频次等方案。赵大爷当下便欣然接受,一周后,还送来锦旗,邀请民警们“常来喝茶”。

从不配合到送锦旗,预警团队“情感破冰—多维说理—柔性调解”的工作方法,让一些“疑难杂症”总能顺利解决,刘新松说,“怒气冲冲地来,我们总能让他高高兴兴地走。”

从“坐下来”到“走出去”

律师随警就地化解

“律师驻所”机制已是老生常谈,但燕山派出所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升级,变“驻所”为“随警”,让矛盾纠纷更加高效地就地化解。

从“坐下来”变成“走出去”,最直接的就是省略了“邀请当事人来所咨询”这一步。“律师跟随出警,在很多复杂纠纷上给出的解释更具权威性,老百姓一听就很信服,很多事情当场就能解决。”崔峥说,并非所有警情都跟随出警,在一些明显涉及民事纠纷、财产归属的警情上,带上律师就像带上了一本“活字典”,免去了多次出警,让事情一次解决。

去年,在处理一起财务代理纠纷时,刘新松带着驻所律师一起出警,律师当场从法律角度解释权责关系,引导他们走司法程序,才避免了矛盾升级。

在实践中,这一机制的优势日益凸显。“过去遇到合同纠纷等专业警情,我们常常力不从心。”崔峥坦言,“现在律师提前介入,既能精准解答法律问题,又能引导当事人通过正确途径维权。”

为更好地调动律师的积极性,派出所还与律所合作建立了“金牌律师调解员”评选机制,将调解数量、回访质量等纳入考核,形成激励机制。

这个创新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既提高了调解效率,又可以释放警力,去做更多的事。”崔峥说,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警律联动”机制,让法治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不满意”到“像亲人”

深度回访闭环化解

纠纷化解不彻底,就像留下一丝隐隐燃烧的“火苗”,不知在什么时候还会重燃,燕山派出所十分关注“回访”这一步,让群众“打心眼儿里”满意。

前几天,刘新松与一名老大爷在派出所附近的水果店拉扯,一番争夺过后,老大爷疾步来到派出所值班室,扔下一兜水果便转身离去,只留一句“你们吃吧!”

原来,这个老大爷是刘新松三月初处理的一起警情的当事人。“大爷很时髦,他看今年AI比较火,就在网购平台购买了一个AI课程,后来发现自己根本捣鼓不了,就想退款。”刘新松介绍,网购店铺以“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理由拒绝老大爷的退款,于是老大爷报了警。

由于此事无法作为案件受理,警情回访之时,老大爷表示,虽然金额不大,但他对这一处理并不满意。刘新松找到老大爷,跟他讲清楚不能受理的原因,并表示他愿意尽可能帮助其试着退款。刘新松联系多方进行申诉,这个过程中,老人看到刘新松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己,深受感动,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的“水果争夺事件”。

十多天后,老大爷激动地打来电话:“小刘,我的钱退回来了!”这一次,再来到燕山派出所,老人又带了一大兜水果,擦了擦湿润的眼眶对刘新松说:“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从你们身上感受到了家人一样的温暖。”

这让刘新松感触颇深,他认为,民生警务工作,就是要把每一个当事人当家人才能做好。“乔乔和小君,回访时聊天交流,听当事人哭诉,电话一打就是两三小时,用极致的耐心来对待每一位群众;班宸哲,噪声问题调解好了还不放心,最后还主动帮着当事人搬家,搬了一整天,当事人特别感动。”刘新松说,深度的回访,真心地关注每一位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是把民生警务工作做好的重中之重。

从前期的预警机制到中期律师随警再到后期深度回访,燕山派出所用半年的时间打通了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当“警察比亲人还亲”的感慨在群众中口口相传,当一面面锦旗映红派出所的荣誉墙,这支警力不足却智慧充盈的队伍证明:民生警务工作的密码,既藏在科技赋能与专业协同的创新矩阵里,更藏在将心比心、以情暖情的为民初心中。

如今,燕山派出所的民生警务之路仍在延伸,他们的故事正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生动的注脚,见证着警民携手共筑平安家园的无限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