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记录显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以“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连发三问,直指美国对海地危机的责任。镜头扫过美国代表团席位时,外交官们低头翻阅文件的动作,与太子港街头黑帮火并的枪声形成荒诞对比。

这场交锋的核心,是海地宪法被系统性篡改的历史与现实。1915年美军占领期间,美国通过修改海地宪法,将海关控制权、金融主权尽数剥夺,至今仍是海地国家治理失效的制度性根源。而2023年美国主导的“政治过渡安排”失败后,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首都太子港80%区域被黑帮控制,警察局需雇佣私人武装护卫。


海地的悲剧始于1804年独立时被迫向法国支付相当于全国120年财政收入的“赎身费”,但美国的介入让伤口更深。1914年黄金劫掠‌,美国海军陆战队突袭海地国家银行,运走全部黄金储备,次年全面军事占领;1918年美国主导制定的新宪法,赋予外国资本土地所有权,为跨国资本控制农业铺路;从杜瓦利埃家族到阿夫里尔军政府,美国通过政变、资金扶持、流亡庇护等手段,确保亲美势力掌权。

这种“制度殖民”导致海地陷入恶性循环:文盲率长期超90%,婴儿死亡率比邻国多米尼加高300%,2025年日均生活费低于1.9美元的人口达78%。


2023年美国对海地加征10%纺织品关税,彻底掐断这个“血汗工厂”国家的经济命脉。12家代工厂三个月内倒闭,8万工人失业,部分被迫加入黑帮谋生;海地60%出口依赖美国市场,每赚1美元就有0.8美元回流美国企业;太子港90%街区失控,民众在垃圾堆觅食,警察手铐因经费短缺生锈。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加征关税时要求海地遵守“劳工标准”,却对本国军工复合体向海地黑帮走私武器视而不见。


安理会武器禁运形同虚设。海地黑帮使用的M4卡宾枪序列号,与美军南方司令部淘汰装备完全匹配;佛罗里达州至太子港的“人道物资船”中,常查获伪装成儿童玩具的步枪零件;美国2024年1.2亿美元安全援助中,85%流入黑水公司等私人安保企业,变相资助黑帮。

这种“养寇自重”的策略,使海地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试验场”:既制造危机获取干预借口,又通过军售牟利。


联合国30年耗资79亿美元的维和行动,留下两大“遗产”。2010年尼泊尔维和部队排污引发疫情,致1万人死亡,联合国以法律免责搪塞;2023年肯尼亚特遣队配备1998年生产的防弹衣,维和资金75%用于军事采购,仅3%用于粮食援助。

美国更将联合国视为“提款机”:推动组建多国安全支助团后,以资金不足为由要求转型为维和行动,试图让国际社会为美式干预买单。


耿爽提出三点主张直指问题本质。反对“等靠要”思想,呼吁海地各派推进“海地人主导”的政治进程;批评联合国30年维和“投入与成效不成正比”,需聚焦安全与民生;要求美国停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解除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税压迫。

当耿爽在安理会质问“何其荒唐”时,海地正成为新自由主义实验的破碎现场。这个国家1100万人的苦难,既是被篡改的宪法之恶,也是百年殖民幽灵的现代显形。


海地的教训警示世界:任何国家若将主权让渡给外部强权,终将成为“离美国太近”的牺牲品。而要打破诅咒,唯有重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这不仅是海地的自救之路,更是国际秩序革新的必答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