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万别低估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高手在民间”,这次踏踏实实的给特朗普政府好好上了一课。

就在前段时间,特朗普还嘴硬的向全世界宣称,因为中国不鸟他,要给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对华关税加增至245%。

也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在中国加征关税这件事上反复横跳了。

反正中国这边继续不鸟他。

因为中国这边早就提醒过他了:

50%和100%以及更高,本质没什么区别,所以不会再继续陪他们玩数字游戏。

结果这两天貌似看新闻说,特朗普政府哑火了,甚至还对中国这边表达出了善意。

只不过中国这边还是不鸟他,毕竟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过河拆桥的伎俩,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

说实话这次中美关税斗法,起初让很多国内的外贸商家不担心,绝对是假话。

就像CNN第一时间跑到中国义乌来,想暗戳戳地用镜头记录下义乌老板娘的窘迫。



在采访一位名叫聂自勤的老板娘时,聂自勤也老实地承认,自己经营了近20年装饰品店,有将近一半的业务都在美国,如今面临如此高的关税,生意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原本4月底就要出的货,现在美国那边的许多客户,都因为关税的原因要求暂停生产,怎么解决目前还不知道。



还有一个卖文具的老板娘,也说自己的生意或多或少受到了这波关税大战的影响。

所以,当CNN的记者暗自庆幸,并试图阴阳怪气地问聂自勤“会不会降价出售,以此来保住美国客户”时,没想到聂自勤霸气回怼:

我们绝对不会因为这荒唐的关税买单,出货价格不可能再降。
如果美国客户要货,就生产、发柜,如果美国客户觉得接受不了,那这生意不做也罢。

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

反正美国客户不要,就转给别的国家的客户。

是的,中国制造从来都不缺生意,全球最大最好最稳定的供应链永远在中国。

CNN的记者听了当然不服气,又转身去问那个卖文具的老板娘。

这次问题更刁钻:“你们怕不怕美国也建起自己的小商品城?”

没想到这个老板娘更勇,直接甩出一个英文单词:“Never!”



CNN记者瞬间语塞,尴尬的气氛都快溢出屏幕了。

原本他们想暗示,在如此的高关税下,制造业也许能回流美国,给中国的制造业与之重创。

没想到文具老板娘直接给她举了一个例子:

同样一个保温杯,美国工人时薪17美元,再加上这杯子的原材料成本,一个杯子卖你上百美元,你会不会买?

记者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

甚至在面对外国媒体,试图挑衅制造焦虑的时候,他们依然能甩出这样的话:

不可能降低成本,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以前是客户要什么我卖什么,现在是我有什么客户买什么,主动权在我们这里,我们有品牌定价权,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美国客户要就来拿货,不要就换渠道,义乌产品是卖全球,我们的合作客商遍布五大洲。就算国际贸易没得做,我们还能做14亿人民的生意。



看看,这就是义乌老板娘的底气和霸气。

当然,这背后是中国供应链在世界霸屏的托底,是义乌商品在全球竞争力的绝对领先。

所以,特朗普政府这次想在关税上卡中国的脖子,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影响吗?

从短时间来看,是有的;

但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这样的行为,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真是太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了。



02

前有义乌老板娘的霸气回怼,后就有中国商家“见招拆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应对策略。

人不会被尿憋死,办法总比问题多。

就在特朗普政府还在焦急等待“北京这边的电话”时,中国商家已首先打响了应对美国高额关税起义的第一枪。

特朗普政府不是要增加中国整件商品的高额关税吗?

那中国商家也不怕麻烦,就拆成零部件来出口。

并且,说干就干。

充电宝商家把以前组装好的充电宝,拆成了“电芯+塑料外壳+安全认证服务”;
电风扇商家把以前组装好的电风扇,拆成“电机技术授权+3D打印方案+空气动力学报告”;
LED灯具厂家更是把产品大卸八块,灯珠走“半导体元件”,散热片走“金属加工品“,螺丝钉走”精密制造零件“;

他们只需单靠拆拆拆,不带一点技术含量,把整装变成分装,就把成本变相的提高了。

充电宝利润暴涨了37%,电风扇单价翻了3倍,LED灯具愣是把25%的成品关税给拆到了8%。

而且,这些零部件运到美国去,美国那边的商家还要自己想办法组装。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还仅仅是中国商家们的低阶操作,这样的玩法也只能针对那些手中没有知识专利的产品。

至于那些手握“高端技术”的商品,就更了不起了。

佛山的陶瓷厂把青花瓷茶具拆分成了“陶土胚+釉料包+在线烧制课程”;
深圳的家具厂把实木大床拆解成了“北美橡木+榫卯设计图纸+匠人雕刻工时”;

这类商家明目张胆的利用知识产权或技术付费的方式来覆盖关税。

所以,在报关单上你可以看到,这些商家把堂而皇之的把传统的商品贸易变成了服务贸易。

陶瓷厂利用中国“非遗烧制技术服务费”,让青花瓷的关税税率直接腰斩到了9%

家具厂也利用知识产权通道,在省税的同时,还让自己的商品走上了高大上的路线。

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有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甚至能直接把特朗普的关税条文给干成废纸,实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零关税盈利。

说起来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特朗普政府的强(发)硬(疯)政策。

不然中国商家们还在老老实实地交整件商品的高额关税,还在时刻关注特朗普政府阴晴不定的脸色行事。

这次,谁来都不好使,神仙来了都得让道。



03

最头疼的,当然也不会是特朗普政府,而是首当其冲的美国海关。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商家的这波“东方拆包流”,就差把美国海关的报税单拆成马赛克了。

同时也恭喜特朗普,终于把中国商家逼成了美国海关看不懂的样子。

可见其拆分降税和避税的逻辑就是:

首先,利用零部件、技术服务费等低税率差异,重构价值链,将高附加值环节(设计、技术)剥离,通过服务贸易或知识产权申报。
接着规避贸易壁垒,美国关税政策主要针对成品,拆分后难以归类为“完整商品”。

根据美国海关最新的数据显示,关税大战爆发之后,中国商品对美出口的截获率暴跌40%,但零部件的报关订单猛涨了83%。

看到中国商家如此有智慧,越南商家也第一时间来抄作业。

他们的咖啡师傅,摸着中国商家的石头过河,硬是首创了“咖啡豆拆分大法”:

把咖啡豆拆成了”生豆+烘焙技术指导“,关税立减了15%。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一边感谢中国商家,一边高兴大呼:

这还贵什么贵啊,这波可以站着就把钱赚了……

不仅如此,抄中国商家作业的还有印度纱丽,土耳其地毯。都玩起了”知识拆包流“,借用中国大国的智慧,开始向美国收取专利费,真是倒反天罡了。

再说回美国海关。

难道他们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吗?

别人又不傻。

但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于公,他们深知美国的中小企业非常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短时间内根本就找不到代替品。

为了关税这件事,美国企业都把特朗普政府告上了国际贸易法院了,加州州长带头反抗,全国上下游行示威,都在征讨特朗普。

即便傻,他们也不会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往枪口上撞。

就现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们已经为特朗普政府背了不少黑锅了。

于私,他们可不像中国牛马这么有奉献精神,别人可没有什么加班文化,到点就必须下班。

如果被迫加班,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毕竟别人头上是有惹不起的工会罩着的。

虽然他们现在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忤逆特朗普,但他们可以摆烂呀!

再加上前段时间特朗普不是为了发泄,宣布要开始征收小额包裹的关税吗?

你就看美国海关鸟不鸟他。

这就相当于一下子给美国海关增加了每天400万个小额包裹的征税任务。

怪不得美国海关的负责人,会第一时间就跳出来表明了态度:

想要完全对小额包裹的征税,至少要多添加至少十几万个工作岗位。

这笔帐特朗普政府就自己去算吧,估计征收的这点小额包裹关税还付不起新员工工资的。

所以,后脚美国海关就宣布,自家系统崩溃了,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就听(看)天(心)由(情)命吧。

大概率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只是没想到,美国海关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中国商家气势汹汹地”拆零件大法“。

明明以前只用审核一件商品,现在商品被拆分得乱七八糟,更让美国海关无语得是,在这些拆分的“零部件”当中,里面还包含了许多需要海关仔细甄别的知识产权费、技术服务费等等。

也就是说他们要在美国厚厚的《232条款》里给我们找出豁免条例。

这不是直接让美国海关工作强度飙升,干到吐血的节奏吗?

谁爱干谁干去。

老大老二打仗,结果老三承受了所有的暴击。

所以他们上不能发泄,下不能得罪,最后只能选择摆烂。

如果你特朗普不放心要派人来查,那你就来查吧,一查一个不吱声。

所以特朗普政府还等啥呀,快点派人来中国学习组装技术吧,不然我真怕你们买了一堆零件回去不会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