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勤县苏武镇303座“港湾式”地表水滴灌泵池全面投入使用,标志着当地农业灌溉向智能化、精准化迈出关键一步。
在苏武镇橙槽村的农田旁,新建的“港湾式”地表水滴灌泵池外观规整大气,池内水泵与智能控制系统有序运转。清澈的河水经泵池过滤、加压后,顺着铺设于田间的滴灌管网蜿蜒前行,最终化作细密的水滴,均匀地渗进作物根部。
清理泵池过滤网 胡蓉 摄
苏武镇橙槽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杉激动地说:“我们这座泵池辐射灌溉耕地220亩,灌溉时采用分批分次模式进行滴灌,每次灌溉30亩,用时15个小时左右,全部灌溉完成需要4—5天。”
据了解,每座泵池占地不足10平方米,投资仅需2万余元,却能覆盖周边约300亩耕地灌溉需求。其采用的港湾式结构,通过多级过滤、精准滴灌的创新设计,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的“双源互济”,真正迈向高效节水的新时代。
查看泵池运行情况 胡蓉 摄
“地表水通过斗渠、农渠、毛渠流入泵池,整个过滤和输送过程形成了一个高效、精准的灌溉体系,而且还能通过水位传感系统实现自动启停,保障灌溉水量的精准调控。”苏武镇副镇长尹鹏介绍道,经测算,泵池投用后,每亩地灌溉用水量可减少30%以上,这不仅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还能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座座新型水利设施,通过创新设计与智能系统,将地表水高效引入农田,以“毛细血管”般的滴灌网络,精准润泽每一株作物根部,为农业节水增效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站在田埂上,看着滴灌系统均匀滋润着茁壮生长的农作物,种植户们信心满满。
种植户查看滴灌 胡蓉 摄
“过去灌溉靠漫灌,浪费水还浇不透,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人看着浇,现在泵池配滴灌,水直接送到作物‘嘴边’,省时省力又省钱。”苏武镇许岔村村民许道科笑呵呵地说。
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随着“港湾式”地表水滴灌泵池的平稳运行,苏武镇农田灌溉正从“大水漫灌”迈向“精准滴灌”,开启精准灌溉“智水”新时代。(记者:胡蓉)
编辑:周旦
审校:李筱
责任编辑:李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