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的浪潮下,选科早已超越单纯的学业抉择范畴,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关键枢纽。为深化大学与中学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挖掘学生学科潜能,提升学涯规划能力,4月17日,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正式拉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衔接活动的帷幕。首期活动以“学涯规划 筑梦起航——大学专家走进课堂”为主题,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物资学院6所知名高校的10位专家走进校园,与高一年级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深度探讨学科选择、专业发展与创新人才成长路径。本次活动也得到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院长助理马洪志主任和创新学院席蓉主任的现场指导。

篇章一:协同育人,厚植创新基因

本次活动紧扣“大学—中学”衔接主题,高校专家们从学科前沿动态、专业核心内涵、选科底层逻辑三大维度展开分享,内容覆盖金融工程、人工智能、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等热门专业领域。活动前,学校通过精美的专家主题海报宣传,以及专业介绍与选科关联性解析,成功点燃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篇章二:对话学者,点燃创新火花

活动当天,10场精彩讲座同步开启,同学们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与专家们零距离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 专业解读,精准赋能:专家们结合高校招生政策,对专业内涵、课程设置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同学们打破“学科认知误区”。例如,北京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为例,深入剖析物理、信息技术的学科关联,让同学们直呼“对理工科的应用场景有了全新认识”!

• 热烈互动,启迪未来: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提问,抛出“选历史未来能报考哪些前沿专业?”“物理成绩一般是否应放弃理工科组合?”等问题。专家们用生动案例一一解答,鼓励大家结合兴趣与优势,做出理性选择。活动结束后,多位专家对我校学子赞不绝口:“思维活跃、问题意识强、提问精准,展现出了拔尖人才的潜质!”





















篇章三:锚定方向,规划有“光”

此次活动,为同学们的学涯规划点亮了明灯:

• 找到“热爱”与“优势”的平衡点:高一(10)班的刘同学原本在“物理or历史”之间犹豫不决,听完讲座后,毅然选择物理方向:“专家说,真正的创新需要直面挑战,我想勇敢尝试!”

• 学科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不少同学表示,通过专家对“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专业细分领域的解读,深刻认识到“创新往往诞生于学科交叉之处”。

• 科研梦想照进生涯规划:许多同学不仅理清了选科逻辑,还发掘出潜在兴趣。有人因专家对“水处理”的讲解,萌生科研梦想;有人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介绍,坚定了“物理+”的选科组合。



此次活动是学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圈”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持续利用大学资源,探索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开展跨学科融合实践等活动。通过高校与中学的深度合作,为同学们搭建起触摸大学、预见未来的桥梁,助力大家在人生关键节点做出智慧选择,为终身发展筑牢根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