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波音CEO在财报会上放话,如果中国客户再不接货,波音就要“停供”,飞机直接转售别国。
这话听着像威胁,实则是透了底气——交不了货还想控场,说明他赌中国没后手。



但这次,话音还没落完,中信证券那篇C919订单的研报就顶了上来。你要问这是巧合?
不是,这就是反杀。一句“再不接货我们就卖给别人”,换来五大航司“我们不接,你也不用来了”的顺水推舟。

圈内人都懂,飞机这种东西,不是说买就买、说转就转的。
波音口中所谓“转售他国”,不仅是降价甩卖,还是一次彻底暴露中国市场依赖度的内伤声明。

我们先把账翻出来看:

据路透社与Business Insider交叉报道,波音现在有超50架737 MAX滞销机在手,原计划交付厦航、国航,因政策和审批卡住,全部“压仓”。
而仓不压人压厂——这些飞机一旦停摆,不只是损失现金流,更是波音整个东亚生产节奏被打乱,供应商链条开始逆流拆单

这才是行业最怕的事:交付节奏被打乱,就是定金赔光 + 材料作废 + 总装返工 + 认证延期 + 客户掉单。

所以CEO这次话里的真实含义不是“你别逼我停”,而是:“我已经卖不动了,再不松口就真砸了。”

反观中国这一手,打得又稳又狠。



【这口气又软又硬的给我看笑了。。。】

不是喊话,不是回应,而是直接放出中信证券那份“C919订单全线封顶”的研报。

什么意思?
就是你那50架压着出不来,我们这边1000架定单早签好,东航、南航、国航全上船,海航旗下的乌航、金鹏航空都下单了。

这不是“国产替代”的老口号,这是实打实的锁单 + 扩型 + 提速 + 境外递交认证流程。

《南华早报》确认,EASA(欧盟航空安全局)对C919的认证流程已进入第三阶段,预计年内会出。
一旦放行,C919不仅能飞东南亚,还能穿到欧洲,彻底拆掉“只有波音空客能飞国际线”的护城河。

有外媒说“波音离开中国,对中方是损失”。这话讲给外行听的。



圈内人看这事只看两件事:

一,哪家厂的交付链是自控的;二,哪张牌桌的订单能填满生产线。

波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出口锁死、内单饱和”,欧美客户虽然增单,但都是“需求拼盘”,有的是补旧机队,有的是等价格压下来——真正能稳定下单、定制定规的客户,还是中国这边最实在。

而C919这边,不只是拉单,更是在补位。

比如业内消息,CFM国际为C919供的LEAP-1C发动机本来是“中美合作专供”,现在已启动国内“双线自供系统”,航电控制开始导入华为飞行总控替代线。

这些动静媒体不讲,但行业里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是把“波音+GE+柯林斯”的套链,一个口子一个口子往下掰。

波音这边还在谈客户,中国这边已经在谈供应链迁移闭环。

一句话:你想断我们订单,我们就断你后台件。

C919现在不是在跟波音比技术,而是在比“谁先形成稳定系统闭环”。

这不是“自研情怀”问题,是谁能把一个完整的商业运营机队跑通、飞起来、再交出去。



而一旦C919拿到EASA证书、跑出欧线试飞,一大批航空租赁公司、地面服务商、培训机构会跟着补位入场——你再想重新谈条件,中国航司就可以用C919压价跟你谈了。

过去十年,波音在中国市场可以端着,因为国产飞机只能做试飞、不能做主力。现在不一样了:订单真、机型通、系统落地、认证上线、服务到港

你说不交货就断供,我们这边不回你,但也不会等你。

这才叫节奏控制:不是反制你,而是不给你机会让你当威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