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师范大学王永伦、管新福、刘可文三位教授整理的《〈文讯月刊〉全编》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首次系统辑录、完整影印出版,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之一,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图为新出版的《〈文讯月刊〉全编》。资料图

《文讯月刊》是贵阳文通书局编辑所编辑出版的一本综合性文化刊物,于1941年10月10日创刊,1948年12月5日出版第九卷第五期后终刊,前后共出版了9卷55期49册,发表各类文章或译作760余篇,主要发表学术论著、文艺作品、名著提要、文化动态等,同时兼顾文学、历史、科技、哲学、艺术、工业等方面。

《文讯月刊》出版发行经历了三个时期:谢六逸创办、主编时期,顾颉刚、白寿彝主编时期和臧克家主编时期。谢六逸创办、主编时期从1941年10月10日创刊号出版发行起,到1944年7月16日出版第五卷第一期后被迫停刊止,历时两年九个月,出版地为贵阳,出版了1941年创刊号、第二期(第二号)、第三期(第三号),1942年第二卷第一至六期,1942年第三卷第一至六期,1943年第四卷第一至十二期、1944年第五卷第一期,共28期22册,其中第四卷第二期和第三期、第四期和第五期、第六期和第七期、第八期和第九期是两期合册出版,第十、十一、十二期是三期合刊,第五卷第一期为“风物志专号”,该期还登载了第五卷第二期“中国文学专号”要目,但“中国文学专号”因战争逼近贵阳,在撤退中纸型遭毁,未能出版。顾颉刚、白寿彝主编时期从1946年1月15日重庆复刊出版第六卷第一期(新一号)起到1946年12月31日出版第六卷第十期(新十号)止,历时一年,出版地为重庆,共出版了10期,其中1946年1月至5月,出版了第一至五期;1946年6月至8月没有出版;1946年9月至11月,出版了第六至八期;1946年12月15日出版了第九期,12月31日又出版了第十期。臧克家主编时期从1947年6月15日出版第七卷第一期至1948年12月5日出版第九卷第五期止,历时一年六个月,共出版17期,第七卷第一至四期标注编辑者地址为苏州,后面各期均未标注,但出版地应为上海。1947年6月至12月,出版了第七卷第一至六期;1948年1月至6月,出版了第八卷第一至六期;1948年7月至12月,出版了第九卷第一至五期。

据了解,贵阳文通书局由贵州省实业家华之鸿创办,其名以“文以载道,通达心灵”之意而得之。华之鸿去世后,其子华问渠继续经营管理贵阳文通书局。全面抗战爆发后,华问渠抓住抗战时期西迁的机遇大力发展书局,改组原有的机构,设编辑、印刷、发行三所。其时,贵阳文通书局是与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大东、正中齐名的七大书局之一。1941年6月贵阳文通书局编辑所成立后,马宗荣任所长,谢六逸任副所长,编辑所又编辑出版《文讯月刊》。现存《文讯月刊》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或损毁现象,各档案馆、图书馆收藏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为充实和丰富史料,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和利用,他们对《文讯月刊》进行搜集、影印、整理与出版,出版时编制了详细的篇名目录、篇名索引、作者索引。(桂诗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