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罗马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去世,享年88岁,教廷宣布将在4月26日上午举行丧礼。这一事件牵动着众多国家的目光,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国领袖都已表达将出席葬礼的意愿。而在遥远的东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长期以来,梵蒂冈是台湾地区在欧洲唯一的所谓“邦交国”。赖清德妄图利用此次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实现其不可告人的“台独”目的。一方面,他想通过出席葬礼与西方各国领导人接触,彰显台湾地区与西方“民主阵营”站在同一阵线的决心,寻求外部势力对“台独”的支持。
另一方面,若能与出席葬礼的其他国家元首同框,民进党当局也可借机进行炒作,制造“台独”的假象,为“台独”分裂行径寻找所谓“国际认可”。
方济各
于是,台外交部门与梵蒂冈全力交涉,希望促成赖清德出席参加葬礼。台湾外交部门副领头人吴志中曾在4月22日透露,他们在21日就与梵蒂冈进行了洽谈,将赖清德出席作为最优先目标,投入了大量外交力量。然而,赖清德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打乱。
4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答记者问。当被问及教皇方济各生前希望访问中国,那么梵方与台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是否是此类访问的前提条件时,郭嘉昆就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希望有关国家认清历史大势,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
赖清德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如同一记重锤,直接击碎了赖清德当局的幻想。
中方的表态向梵蒂冈明确了台湾问题的红线,也让赖清德出席葬礼的企图失去了可能性。梵蒂冈深知,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大趋势下,若违背这一原则允许赖清德出席葬礼,将严重损害与中国的关系。
而方济各任内一直致力于改善教廷与北京的关系,2018年还促成了中梵签署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梵蒂冈不可能为了满足赖清德的一己私欲而破坏与中国来之不易的关系改善势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所以在中方表态后,事情很快出现戏剧性转折。原本积极推动赖清德出席葬礼的民进党当局,在与梵蒂冈会商后,不得不改变策略。4月23日,台外事部门发表声明称,经过台梵双方讨论,决定由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陈建仁担任“特使”,代表赖清德出席教皇的丧礼。
声明中还提到,由于陈建仁曾六度与教皇方济各会面,并获教皇亲自颁授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证章,与教皇关系深厚,所以才选择由他前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民进党当局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
实际上,在中方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后,梵蒂冈显然意识到了允许赖清德出席葬礼的敏感性和严重性。所以梵蒂冈拒绝了赖清德来访的要求。
最后回顾历史,在2005年,教皇若望保禄二世逝世,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曾前往教廷参加追思会;2013年方济各的就职弥撒,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率团亲赴梵蒂冈观礼。而此次赖清德却未能如愿,这一变化背后正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及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