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十次车祸九次快”,超速行驶的危害性,我们心里也都非常清楚。可是,开车太快固然不好,但开车慢了就一定好吗?显然不是。“慢”,也要有个限度,一旦开得太慢,开成了“龟速车”,那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甚至会构成交通违法。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驾驶人安全研究部 刘一兵:“超低速行驶一般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车辆违反最低限速规定,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以低于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或者在左侧快速车道行驶,低于该车道的最低限速。第二种是车辆行驶速度,与车流行驶速度不匹配,即在当前道路通行条件下,车辆行驶速度远低于车流的行驶速度。”
“龟速车”有哪些危害?
不少司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条很宽的马路上,就因为几辆车的车速特别慢,导致后面几十辆、上百辆车都提不起速度。有研究表明,车辆行驶速度每降低10千米/小时,道路通行能力就会下降大约15%——由此可见,“龟速车”是造成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除了造成道路拥堵,“龟速车”还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作为驾驶员,如果发现前方有一辆车开得特别慢,那下意识的反应一定是加速把它超了。可是,当几十辆、上百辆车,接连对一辆车进行超车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碰撞或者刮蹭——这说的还是城市道路的情况,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高速公路上,那造成的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驾驶人安全研究部 刘一兵:“在高速公路行驶速度比较快的条件下,当前方车辆缓慢行驶时,后方驾驶人往往难以发现,从而导致后方车辆采取紧急制动或者避让的措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个城市都开展了针对“龟速车”的专项整治行动。比如在上海,当地交警部门就通过警用无人机,对高架路上的“龟速车”进行实时监控;而在成都,交警部门一旦发现司机存在“龟速驾驶”的行为,就会通过道路两侧的LED屏以及手机短信对司机进行提醒——而通过专项整治,交警部门也发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为什么要开“龟速车”?
首先,有些司机开“龟速车”,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总觉得车速太快的话,自己掌控不了。而且,这类司机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喜欢长期占据最左侧的车道,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只用留心右边的情况了。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驾驶人安全研究部 刘一兵:“要加强对最低限速、分车道限速的培训和考核,加强驾驶人对速度的认知,慢不一定等于安全,只有速度保持一致性,才能确保安全。”
还有些司机,他们因为要接打电话、看手机、抽烟或者和身边的人聊天,所以会故意放慢车速——比起刚才提到的那种因为经验不足导致的“龟速车”,这样的行为更加危险。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高架支队三大队大队长 邵卿:“因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导致车辆的缓速行驶,很多后方的车辆因为他的缓速,需要变道,导致剐蹭事故的多发。”
在过去,开车的时候看手机,司机心里多少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很不安全。可现在,不少车辆都具备了所谓的“智能驾驶”系统,所以有司机就会放松警惕,认为开车的时候看两眼手机“没什么大不了”。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去年6月,福建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交通事故:司机陈某在高速路上开车的时候,为了回复一条微信,开启了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可没想到,系统并没有识别出道路上的施工警示牌,直接冲了进去,造成车辆严重受损,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近日,工信部召开工作推进会,会上就明确提出: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随后,不少车企也调整了自己的广告用语,把“智能驾驶”改成了“辅助驾驶”。
“龟速车”如何根治?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都开展了针对“龟速车”的专项整治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终究还是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因此,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科创中心主任陈艳艳提出,要从优化道路设计、全民驾驶教育等方面综合施策。
“比如说在优化道路设计方面,如果对于道路限行的设计更为合理,包括引导标志的设计清晰,能够让驾驶员在全程保持注意力;另外就是全民的教育,从驾校开始,让驾驶员明白龟速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让他们在驾驶途中,主动保持与交通流速度的一致性。”
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治理“龟速车”,都是一次文明驾驶、安全驾驶的升级。如果说在以前,“超速是违规”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那么现在,我们还要重新明确这样一种观点:速度过慢也是违规,谨慎驾驶不等于龟速驾驶。
陕西交通广播特约评论员周硕:相信很多驾驶人会对龟速车深恶痛绝。开车当然要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但是在道路上通行,要遵守最基本的道路交通礼仪,也就是,不能超速,也不应该龟速,否则会造成道路异常拥堵。尤其是上海这次是整治内环内高架道路上,就因为类似道路往往只有两条车道,如果有两辆龟速车并排走,其他车根本就超不过去,就会导致后面全都堵住,非常影响通行效率。
另外,龟速车也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车辆速度太慢,就会导致后面的车辆频频降速、变道,增加了不可控风险。
当然,对于龟速车的处理,应该进行审慎判断。可能有些新手还有情可原,不过也得进行提醒,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于由于玩手机、打电话造成的龟速,就得严格处理了。就是要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宽严相济。
我其实对于很多龟速车不太能理解,尤其是我上班时间比较早,早晨六点就会在我所在城市的一条高架路上行驶,但经常遇到,根本没有什么车,一辆车在高架桥上开30公里,超车的时候看着也没玩手机打电话,让人莫名其妙。必须明确,道路上不是自己家客厅,要遵守最基本的道路行驶规范,否则容易给他人带来不便,也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总之,城市开始治理“龟速车”,是一次驾驶文明的升级。谨慎驾驶不等于龟速驾驶,要引导广大驾驶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文字:冯玄
来源:陕西交通广播
编辑:昱璇
责编:李杉
审核:若文
终审: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