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南方航空公司针对部分航班座椅的一番操作,让乘客彻底坐不住了。

乘飞机出行原本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速度快体验好,宽敞的空间和舒适的座椅,开启了每次出行的好心情,也给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南方航空公司针对飞机座椅的一顿改造,引发乘客疯狂吐槽“航空体验一年不如一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南航改飞机座椅,航空体验引吐槽

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方航空,近日给飞机换装了一批“硬座”,糟糕的航空体验让乘客直呼要“放弃南航”!

这些新换的航空座椅,业内称之为“轻薄型”,网友俗称“刀片”。飞机上原本舒适的大厚靠背座椅不见踪影,新换装的座椅让乘客堪比坐“老虎凳”。

网友纷纷吐槽新座椅的靠背和坐垫太硬,坐在上边简直和受刑差不多,座椅的间距也很窄,根本伸不开腿。



乘客吐槽坐飞机短途出行还能忍受,如果长途旅行简直就是噩梦。最让人难受的是,你还得清醒着接受这份煎熬,因为座椅靠背顶端被大幅简化,想睡觉都很难做到。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很多乘客已经有幸成为新座椅的第一批“小白鼠”。坐完之后腰酸背疼腿抽筋,那酸爽的感觉简直一言难尽。



在网上,这些乘客纷纷发帖诉苦,并提醒后边准备乘飞机出行的旅客,买机票时一定要仔细选好,可不能为了省几个钱,让自己原本开心的旅程有个糟心的开头。

虽然南航给座椅降级的同时,也稍微降低了一点票价,但似乎乘客们并不买账,已经花大价钱坐飞机的人,并不在乎那仨瓜俩枣,降价和舒适体验相比,乘客明显更注重后者



南航降价时,糟糕的乘坐体验让网友吐槽南航为“南廉航”,南航作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已经沦落到廉价航空的地步。

虽然南航出来回应称,新座椅“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也更加环保节能”。南航的解释可能只有后半句是真的,前半句还要看乘客的体验,南航自说自话根本没用。

南航的更换座椅风波,让很多乘客失望,认为其“和廉价航空没什么区别”。买着高价票坐着廉航一样的飞机,乘客自然不想买账。



还有乘客发现,南航更换座椅不限于经济舱,就连公务舱的座椅也“换新”了,取消了脚踏和腿托,这对乘坐“红眼航班”原本计划睡一路的乘客,明显很不友好。

乘客吐槽“南航穷疯了”,而实际上南航如此做法,正是为了“压缩成本”。这种做法不单单发生在南航,几乎成为业内普遍的行为。



缩水的飞机餐,难填饱的胃

既然要压缩成本,航空公司自然不可能只盯着航空座椅,那些日耗品如航空餐食等,肯定也在缩减之列。

许多年前,在一些航班上,乘客有机会喝到茅台,这也是让很多人想不到。后来,飞机餐虽然谈不上多奢华,但也能让乘客吃好吃饱。

不过现在的飞机餐,那简直是一言难尽。普通的经济舱里,如果能遇到“鸡肉饭+酸奶+榨菜”的搭配,那已经是运气不错了。



最起码这些东西吃起来有滋有味,能勉强填饱你的胃,不至于在万米高空还要忍饥挨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真有乘客在飞机上饿过肚子

一些航班整趟飞行下来,只发面包和水,而且这些面包也不是让你随便吃,每人只有发个两三片,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感觉,完全是给乘客吊着一口气。

更有甚者直接发俩馒头加上一片水煮白菜,反正吃不吃都随乘客,这种敷衍的服务概括起来,就是“发不发是我们的事,吃不吃是你自己的事”



常坐飞机的乘客还可能知道,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餐好一点,对那些偶尔坐飞机的乘客来说,整个行程中能吃上什么饭,完全就是靠运气。

根据航空公司披露的消息,航空餐的成本控制在人均二三十元,这还算是不错的标准,一些航班的餐费标准甚至被压缩到14元以下

14元的标准,别说在飞机上吃一顿饭了,就是平时点一份外卖都未必能够。航空餐标准大幅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经济舱的餐食标准在降低,贵宾候机厅的标准也在降低。曾经贵宾候机厅里一包包分装的坚果和牛奶,如今也被换成了便宜的散装食品。

更有甚者还被发现,一些航空公司给乘客提供过期的坚果。赚着乘客的钱,却给乘客吃着过期食品,这确实有点不可理喻。



由奢入俭难,航空公司走一步险棋?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经高端的服务,把乘客的体验和期望值拉高,现在突然降低服务标准,难免遭到乘客吐槽和抵制

针对航空公司更换座椅压缩成本的举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魏研究员就评价说,这是航空运输业新一轮洗牌的开始。



不同的公司,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会有不同的定位,譬如航空运输业,三大航大多数时候都是高端舒适的代表,而类似春秋航空的公司就是廉价航空的典型。

现在南航更换飞机座椅的行动出现之后,乘客对南航的定位也在下降,甚至有乘客直接将其划入廉价航空公司之列



航空公司定位发生改变,服务的受众群体也会随之改变,这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改变的规律。而如果航空公司调整服务质量的行为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可,可能会导致战略危机。

由于行业竞争和乘客消费欲望出现变化,很多航空公司也随之做出“减配”的调整,这本是正确的应对之举,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减配和价值之间保持平衡。

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顾客更看重性价比,花更少的钱体验几乎没有变化的服务,是消费者的终极目标



而航空公司在压缩成本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乘客的体验不严重降低,这是重中之重。如果只想着降低成本,结果造成自己的乘客流失,这完全就是得不偿失了。

减配降质对所有航空公司而言都是一步险棋,弄好了可以重新定位自己,获得新的客户;弄不好就会造成定位不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没落。

压缩成本不是降低服务质量,把成本用在刀刃上才是正途,确保航程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基本的服务不降低标准,这才是制胜关键。



空中生存战,未来属于“钢铁战士”?

南方航空更换飞机座椅,就单架飞机而言,确实是一笔不错的成本账,单次运输成本降低,收入增加,堪称开源节流的“典范”

通过更换座椅,飞机整体减重400公斤,虽然不是很大的重量,但长距离飞行下来,也能省下不少油钱。

以北京到广州为例,单次航程可以节省103公斤航空燃油,以2024年的平均油价来算,可以节省6000元成本,相当于航空公司“白捡”6000元利润。



一架飞机凭空创造6000元的利润,几十架飞机合计起来,也能让航空公司多赚不少小钱钱,这就是“节流”方面的效果。

至于“开源”方面,飞机更换“刀片”座椅,压缩空间后,可以额外增加几排座位,这些座位的票卖出去,又是一笔额外收入。

南航的B737客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做到极致,硬是塞进去186个座位,虽然乘客是挤了点,但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南航的收入提升了。



近几年,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整体不佳,尤其是国内三大航更是连年亏损。2024年是三大航亏损的第五个年头,虽然亏损有所减少,但南航依然年亏17.7亿。

与之相对的是,廉价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公司,在2023年创造了近十年业绩新高,2024年上半年更是创造了13.6亿的净利润,在亏损的航空业可谓一枝独秀。

廉价航空赚钱,这才让南航下定决心进行改造,往廉价航空领域靠近。一旦南航尝到甜头,其他航空公司想必也会快速跟进。



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加入“减配大军”,航空业也开始“消费降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称飞机出行都只能购买“硬座”。

其实,“刀片”座椅还不是行业的极致,据传早些年,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还想出过“空中站票”的主意,不过最终被管理部门给否决



降本增效是每个企业都会做的事情,但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正所谓过犹不及,过分地压缩成本,大幅降低乘客体验,最终未必就能扭亏为盈。

企业盈亏决定着生死,乘客的口碑同样不容忽视,未来空中可能会出现“钢铁战士”,但这肯定不会发展成主流,我国的高铁系统还等着抢夺航空公司的乘客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