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纪古今
编辑丨史纪古今
抗日名将有很多,薛岳能够独一档,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汉族,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成名战役长沙保卫战,独创“天炉战法”。
什么是天炉战法今天给大家唠一捞
当时上海南京武汉相继失守,又发生南京大屠杀惨案,日本又整合精锐主力部队向长沙发起攻势。
1939年9月下旬,日本号称第一野战军的11军,秘密集结六个师团,100多架飞机,30余艘军舰,12万余众兵力,于岳阳临湘地区集结完毕,由日军“冈村宁次”为总指挥向长沙犯进。
薛岳则是,把五十二个师的兵力部署在日军必经途进行阻截,分别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利用独特的地形优势和战术,把日军牢牢地牵制住,让日军进攻长沙已打促降的冒犯言论与之粉碎。
薛岳独创战术“天炉战法”让日军号称第一野战军的11军连换两任司令还是没有尝到一点甜头
可谓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当时是这么一个情况,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平原进行了各种残暴行动,北方的大城市霍霍一空,距离长沙最近的武汉也已经落入到了日军手中。
国民政府要保存实力为长久作战考虑,蒋介石向薛岳下达可以撤退放弃长沙的指示,从1931年日军进攻北大营,之后发生的惨案,薛岳是历历在目,自然不愿意放弃长沙。
期间多次向蒋介石述说长沙对国家战局的重要性,并且想要在长沙和日军决一死战捍卫尊严,1939年2月薛岳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开始和日军进行小试牛刀。
从整个长沙会战中,和日军的战斗互有胜负。
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宁次指挥12万余众兵力兵分六路,从赣北、鄂南、湘北进犯,意图在最短的时间把中国第九战区主力军队消灭。
薛岳则是调动了二十一个军、五十二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到洞庭湖东北岸、新墙河北岸、通城、武宁、奉新东南、锦江两岸。
投入30余万兵力迎战日军,第一次长沙会战拉开序幕,薛岳头脑清晰,不盲战、不乱战,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敌人,破坏一切可让日军利用的道路湘赣公路、湘鄂公路及九江、武宁、平江、长沙间公路、粤汉铁路岳阳至株洲段、湘赣铁路株洲以东。
当时“老天爷”也在帮中国军人,在日军机械化部队来到长沙地界的时候,下了数天大雨,促使路面泥泞车马难行,全民族抗战,一切力量都加入到其中,人民群众拿起铁镐、铁铲等工具,把本来就十分泥泞的道路又添把料。
日军机械化部队以及重炮难以前行,深陷泥泞道路。
湖南地形山川河流分布很广,洞庭湖、湘江、泪罗江和浏阳河,这些河流形成了天然防线,让日军进攻部队只能去布下天罗地网的阵地前受死。
薛岳计划一步一步后退诱敌深入,把日军收进口袋,合围一举歼灭,天地为炉造化为工所谓天炉,
炉心则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分布呈网状的据点,从湖南东南面、东面、东北面、西北面和西面对来犯长沙之敌合围,完成这个计划,要前重兵把守,分兵绕后,左右两侧派出轻兵灵活打击,构建好思路就要实施。
薛岳以湖南地形着棋布阵,前端防御工事修建强硬,从北到南先是新墙河,这条河的南岸就是第一线阵地,防御工事纵深100公里有余,分段阻击、拉锯战、游击战先消耗掉一部分日军。
不断地拉扯诱敌,深入到炉心,派出第58军向汨罗江东南转移,绕道日军后方,形成了夹击之势,对敌人合围歼灭。
其实到合围地带的日军已很少,在诱敌深入的路上已经消灭大半,第一次长沙会战,造成日军4万余人伤亡。
长沙第一次会战结束让日军重新意识到,中国雄狮苏醒,不敢再随意冒进,可是又想早日结束中日战争。
日军换帅,再次发起攻击。
1941年8月,日军再次集结第三第四第六师团主力12万余众,由阿南惟几率领再次进攻长沙,阿南惟几总结岗村宁次失败的教训,针对薛岳战术精心准备,薛岳轻敌还用老战术,这次会战在开始时就注定失败。
在过程中滇军利用地形在大云山伏击日军成功,薛岳轻敌没有把握这稍瞬即逝的机会,增援滇军歼灭日军。
这次在海军护卫下日军进攻更凶猛,在新墙河、汨罗江、轻松击破中国防御,
战败还有个原因,薛岳的电报密码被日本的情报部门破译。
国军战士在前线奋起反击虽然英勇善战,无奈敌人海军空军支援火力太猛,情报准确,国军处于明牌状态,始终暴露在视野中,处于被动挨打困境,第二次长沙会战败。
抗战以来日军第一次占领中国重镇,日军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宜昌遭到我部陈诚部队进攻,局势岌岌可危,实现围魏救赵日军撤出长沙
双方在新墙河形成对峙局面,薛岳在这次会战后经过总结,又把天路战犯进行完善,为第三次会战打下基础,
用一场大捷来震惊中国,让国民有信心驱逐日寇。
民国30年12月20日
日军秘密调集5个师团由阿南惟几指挥准备再次对长沙发起攻击
第六师团在新墙河下游集结、第四十师团由二十一日进入托坝附近、第三师团稍微晚了他们两个。
准备在二十五日晨发起攻击,其中第六师就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参与暴行的部队之一,是日军老牌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战斗风格狂野,曾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等的先锋部队,后又参加瓜岛争夺战。
这次日军强势袭来。薛岳稳步前行没有轻敌,按照第一阶段部署进行升级,命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军、第三十七军等十个军,沿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纵深布防,施行第一次会战战术诱敌深入,并向日军后方实行切断,命第72军、78军、新三军在赣北地区牵制日军。
日军从四方房、荣家湾附近猛攻新墙河,24日晚日军增援部队到来,中日双方在新墙河激战,由于日军火力足人员装备精良,使国军伤亡较大,因为准备充足也挫败日军锋锐,日军凭借武器装备优势度过新墙河,25号日军兵分三路向国军第二道防线进攻。
中国守军第五十八军和二十军在紧密配合下,给日军沉重打击,使日军消耗极大,按照计划拉扯使敌人深入。
在守卫博家冲洪桥两处据点的第三九八团第二三营,准备充足,工事修筑坚牢,顽强地抵抗下,面对日军数次冲锋,都把日军又赶到起点,按事先计划阻击敌人三日。
完成任务后第二营营长王超奎让副营长率领士兵撤到另一座高地,自己在阵前与日军厮杀,不幸中弹殉国。
全营士兵又和日军厮杀三个昼夜全部壮烈牺牲,这场战争展现出全体将士抗日热情的家国情怀。
日军强行渡过汨罗江后。第九十九军和三十七军给予日军巨大消耗外,以退为进,依旧按照薛岳制定战略方针诱敌进入炉底,日军看国军溃败逃亡,像只“疯狗”一样紧追其后,正中薛岳圈套。
这两军逐步抵抗后,逐步撤到日军左右两翼,等待时机成熟反击歼灭日军,
这时候由于之前下了很久的雨水,水涨船高渡河增加难度,日军虽然渡过河流但是伤亡严重。
日军攻下前几道防线后,国军还是以退为进执行计划,阿南惟几看到国军撤退略显兴奋,向上递交作战方针遭到作战主任岛村锯康反对,日本本部反对阿南惟几的进攻方案。
因为现在湖南土地都是一片泥泞,机械化部队发挥不出优势,还有战线拉得太长,人员损失严重,后勤补给出现问题。
阿南惟几求功心切,决定抗命继续进攻,并迅速行动进攻长沙,薛岳不敢怠慢,命令第十军在长沙布防坚守长沙,顿挫来犯之敌,随即命令各部以长沙为大本营,从后左右两方进攻日军。
薛岳战术多样兵家诡道也,伏击、侧击、袭击、扰击、阵地战层出不穷,使日军各线路出现危机,补给运送跟不上前,装甲部队陷入泥潭。
为后来一举歼灭日军埋下伏笔。
在日军主力都已经到达长沙外围防御圈,薛岳下达总攻命令,并下达纪律规定,延误战机者按革命军连坐法仪处,绝不姑息。
自己以身作则把指挥部搬到长沙岳麓山,就近监督和指挥各部队作战
1942年1月1日
日军第三第六师团向长沙守军发起猛攻,因为是第十军李玉堂部队负责守备长沙,可以和岳麓山第二十三军炮兵阵地形成配合
在城市内与日军展开厮杀,没有掩体,就自己造掩体,事先把每座房子打通联合成为防御工事,充分展现李玉堂的智慧。
在高处设置暗哨和机枪火力点充分利用地形,屡屡挫败日军攻势,灵活袭击日军,将士们勇猛杀敌,后又在岳麓山对城市炮火支援,消灭大量日军。
巷战白热化战斗中,修械厂最为紧张,预备第十师方先觉动员起来,把非战斗人员伙夫、警卫统统发放武器,增援修械所,在修械所的战斗中预备第十军击毙日军第三师团,王牌大队队长,加藤素一,截获重要机密文件,记录的日军各个师团武器配置,人员装备情况。
在文件中看到日军弹药武器匮乏,薛岳大喜迅速开会,分析敌我双方态势,薛岳部署的部队也几乎都到达指定阵地,大合围之势已定“天炉战法”准备完毕。
同时蒋介石发布严令:敢从那个军面前突围枪毙那个军军长
日军第四十师向春华山前进,一路遭到第37军的侧击阻击,把日军第二大队长水泽辉雄,第五队长三善识,第六队长关田生吉等被击毙
在反击中第二营战士高喊,为王营长报仇,肉搏战中,国军战士表现英勇,有战士一人就刀劈日军数人,累倒在战场上。
此战日军虽有空军支援,但还是无法突破重围
第三次长沙会战告捷落下帷幕,国军战报:日军集结10万余人,日军伤亡56944人被俘139人,国军军队30余万,国军军队逃亡伤亡共计29217人,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共投入兵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万人次,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巨大会战。
薛岳这个名字也让日军闻之丧胆,在整个长沙会战过程中,歼灭日军11万余,荣获蒋介石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与1945年日本投降薛岳任受降司令官,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