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有高达80个从中国出发的航班被取消。
全球航运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这并非简单的市场起伏,而是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原本希望通过关税措施保护本土产业,却意外给自己制造了麻烦,导致进出口贸易双双下滑,航运需求显著减少。
这场贸易争端重塑了国际贸易格局,使得货运需求下降,航运公司不得不削减航班次数,从而引发了这一波航运寒潮。
订单骤降,市场寒意渐浓
4月16日,全球贸易数据平台Vizion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3月底到4月初,全球与美国的贸易航线预订量急剧缩减。
特别是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大幅跳水,全球预订的标准箱数量环比下降了49%,美国整体进口量也显著下滑64%,而从中国进口的降幅更是达到了64%。
这些变化不仅对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造成了影响,还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曾经活跃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们如今变得更加谨慎。
一位主营服装类跨境电商的商家透露:“过去从中国采购商品到美国,我们的利润还算可观,但随着关税增加,我们的利润几乎被完全压缩,甚至可能亏损。目前只能暂时观望,减少发货量,等待局势明朗。”
贸易摩擦如何传导至航运业
原本稳定的航运市场为何突然陷入如此困境?
根本原因在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美国频繁实施的关税政策。
为了维护本国产业利益,美国政府逐步提高了对进口商品的关税。
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自然成为其关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表面上看,此举旨在降低对华商品依赖,提升本土制造业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
美国政府希望借助关税让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而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推动国内生产。
然而,这种单一的保护主义策略并未如预期般顺利运行。关税政策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而航运业无疑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航运公司曾经依赖稳定订单开展业务,如今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往繁忙的航线和稳定的货运量突然大幅缩水,订单量锐减,运输需求近乎停滞。
许多航运公司原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保护美国企业,提升其竞争力,结果却适得其反,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陷入困境。
美国进口商承受着高额关税负担,采购成本飙升,美国消费者也在为这一政策买单。
由于关税上升,许多企业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最终导致美国市场商品供应量大幅减少。
那些依赖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零售商被迫提价或减少库存,消费者无法再享受到以往相对便宜的商品,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购买力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给进口商带来了沉重压力,直接导致大量美国企业不敢轻易下单,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大幅减少。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报告,近九成受访的美国进口企业表示,因关税压力,他们已决定削减或取消从中国的订单。
部分企业则积极寻找低关税国家以替代中国,或将生产线迁往其他地区,以减轻关税负担。
对于仍坚持从中国采购商品的企业,另一种应对方式是提高商品售价,以弥补关税带来的成本增长。
尽管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住利润,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导致销售额下降。
更为复杂的是,这种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逐渐显现。许多美国企业未意识到,一旦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可能会失去高质量、低成本商品的来源,而这些商品往往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关税增加成本,并不能简单通过转向其他国家来弥补,因为其他供应商同样面临全球竞争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体成本难以控制。
连锁反应,全球供应链受创
这场航运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正在全球供应链上持续蔓延。
港口装卸作业量显著下降,收入减少,昔日繁忙的港口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与港口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例如卡车运输、铁路运输和仓储等,业务也随之下滑。
过去港口堆满集装箱,卡车川流不息,现在集装箱数量减少,卡车司机活计减少,铁路运输货物量下降,仓库也空置不少。
洛杉矶港明确表示5月份将出现12个空白航次,这意味着港口收入减少,相关配套服务行业如港口装卸工人、货运代理等业务量也会随之下降,许多人可能面临失业风险。
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库存仅够维持12天,被迫启用“空运救命”,单车载货成本激增4000元。
这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节奏被打乱,不仅影响自身发展,还波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普通消费者也将感受到不小的冲击。
美国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上架率降至30%,价格却飙升55%。未来我们可能会发现,在超市里想买一些进口商品,要么更贵了,要么干脆买不到。
为应对这一情况,许多企业开始调整策略。一些中国企业努力开拓其他国际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比如浙江宁波慈溪的一些家电企业,虽然美国订单减少,但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开拓其他国家市场,海外订单总量反而小幅增长。
还有些企业选择在东南亚等地设厂,利用当地低关税优势继续向美国市场供货。
结语
这场航运危机虽然来势汹汹,但也并非没有转机。从中国企业角度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一些企业开始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稳定,才能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希望航运业能早日摆脱困境,全球贸易恢复往昔繁荣。
参考信源
北晚在线,2025-04-16,订单暴跌!美国港口预警:未来几周“将大规模停航”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2025-04-22,失去美国订单后海外订单量竟变多了,关税“回旋镖”已砸向美企和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