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只要身体健健康康,自己有退休金,存款,房子,就啥也不愁了。
很老的时候,身体不健康了,就花钱,请保姆,或者住进养老院,万事大吉。
别急着下定论,想要晚年幸福,养老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并且要有长远的打算。
现如今,我们处于传统养老、新兴养老模式交杂的时期,提升养老质量,很重要。
有远见的老人,会准备以下几样,步步为赢。
01
保持乐观,心安是福。
很多老人有这样的体验:每天都去跳广场舞,打麻将,或者发展钓鱼、看书的爱好。
但在其过程中,却闷闷不乐。赢了一场麻将,钱也到手了,但是他人骂骂咧咧,自己就不高兴了。
跳广场舞的时候,有人踩到自己的脚,也就有了冲突。
在钓鱼之后,发现自己一条鱼都没有得到,那就气得跺脚,骂人了。
生活看起来很轻松,但是内心却很烦闷。
也有一些退休的老人,啥都不缺,但是怕自己生命太短,还没有拿到养老保险的本,就走了。
至于其他的生活琐事,就更多了。家长里短,喝酒,聚会,散步都可能引发生气。
生活、社会是一个万花筒,你总是应接不暇,根本就无法让你满意。
你越是较劲,你越是痛苦。
因此,聪明的人懂得了一个成语:境由心生。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外面的一切,那就改变心态好了。用心去体验风景,感触不一样的社会,也接纳烦恼的东西,那就真正轻松度日了。
看过一个心理测试:一群人把未来一周,可能遇到的烦恼写下来。
过了三个星期,大家再把自己写的烦恼纸条,打开看。
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写的烦恼,有90%,并没有发生。
古人云:“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果然是这样的。
人老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宽一尺,天地宽一丈,万事在其中,都是一粒尘埃。
心安的日子,就没有一分一秒是不幸福的。钓鱼一天,一条鱼也没有,其过程是快乐的。其他事情,以此类推,就行了。
02
重视家教,子安是福。
看看你身边,应该有这样的老人:六七十岁了,有退休金,但是手里的钱,是不敢用。他的儿女,还负债累累,或者有牢狱之灾。
也有一些老人,用不多的钱,养着孙辈。儿女却在外面吃喝玩乐,根本不过问。
可怕的是,儿女动不动就离婚,这婚姻就无法稳定。
看到儿女变坏了,老人的养老质量,就严重下降了。
不管怎样,儿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这“连心”的感觉,一旦不好受,就如撕裂一样。
虽然我们一次次告诫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牛马。但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老人已经把儿女教育成功了,那么晚年的日子,不会因为儿女发愁,还可以得到儿女的反哺。
明代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叫王公的人,养了几个儿女。其中有一个女儿三巧儿,人长得美,嫁给了本地的富家蒋兴哥。
三巧儿结婚之后,过了三年的平安日子。蒋兴哥去外地做生意后,三巧儿就不守妇道,被休了。
王公见女儿不接而回,也自骇然。
王公责怪了女儿几句,女儿就要寻死觅活。王公和老伴,被折腾得够呛,然后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过一段时间,女儿改嫁给一个县令,做了小妾。王公就更加不安了,这妾是要被人欺负的,县令也多次调动,音信都难听到。
直到女儿经历了几番波折,再次离婚,再次嫁给蒋兴哥,做了安分守己的女人,还有了孩子,这王公才松了一口气。
作为父母,真的不图儿女有什么巨大的回报,儿女能够成家立业,小家庭和美,那就达到教育的目标了。
所谓“子孝父心宽”。这最大的孝顺,就是儿女自己混得好,稳中求进,不出任何幺蛾子。
03
珍爱伴侣,妻安是福。
杨绛先生说:“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阑珊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
幸福的生活,就在小家庭的烟火气中。
每天到家里,有人问候,有饭吃,有人聊天,哪怕是吵几句,都行。比较那些冷清的家,好了一百倍。
老年人的烟火气,就是夫妻相伴,三餐四季。
作为男人,有一个好妻子,在中年的时候,辅佐自己的事业,教育好子女。也抠住钱财,让家庭富起来,这晚年就有了着落。
作为女人,嫁给了一个靠谱的男人,这一辈子都不离不弃,老了还可以一起散步。这一生就有了依靠。
男人以妻子安宁为福气,反过来,女人也是一样的。
爱人安宁,就是身体健康,能够合理地饮食起居;不折腾金钱,不谈什么发大财,避免了贪便宜吃大亏,还满足当下的简朴。
越是老年,越要明白,这原配比再婚好。黄昏恋,轰轰烈烈,但多半是冲着钱来的,难以走心。
04
一个人有福气,不是想要的东西都拥有了,而是不能拥有的,都不想要了;现在拥有的,都能好好珍惜。
一个人的福气,不是晚年忽然冒出来的,而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培养出来的。
健康,总有一天会弄丢,金钱,都是身外之物,带不走。
能够感受到心灵的安宁,儿女的幸福,夫妻的快乐,再加上生活费用无忧,这算是幸福美满了。
我们经历了风雨,再去感悟风停雨住,就会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