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场英国阶级矛盾引发的闹剧,一名英国人在自己的执念之下,让新西兰生态系统陷入重大危机。
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离奇的惊悚片——单凭一人,就改变了整个新西兰的淡水生态系统。
01
科学家向入侵鱼类“宣战”
最近,一群奥克兰议会的科学家们开着船,拖着钩网,在奥克兰的Tomarata湖上开展大规模捕鱼行动。
从水下拍摄画面可以看到,这个奥克兰最原始、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淡水湖里,密密麻麻地游着这两种鱼——红眼鱼(rudd)和丁鳜(Tench).
但这俩都不是新西兰本地物种。
拜它们所赐,湖里的植物在短短15年内几乎全部消失,原生鱼类贝类数量也出现锐减。
不仅奥克兰,惠灵顿旁的Kāpiti地区、提马鲁等地都发现过这些外来鱼类,当地议会如临大敌,纷纷呼吁民众举报。
而让科学家们忙前忙后,立誓要赶尽杀绝的这些鱼,就是由这名在新西兰生态史上臭名昭著的英国人,Stewart Smith引进的。
02
英国“放鱼狂魔”
新西兰生态史上的“罪人”
这里是Stewart Smith位于奥克兰西区Massey的一个商业车库。
几十年前,Stewart Smith曾经因为对抗盗贼抢劫而获得了“霰弹枪Smith”的称号。
直到后来新西兰环保部官员对这里进行了一次突袭,才发现Smith不惜持枪保护的,其实是他悄悄繁殖各种入侵鱼种,然后放归到新西兰淡水系统里面的“培育基地”。
Stewart Smith
然而,这次突袭距离他首次放归外来鱼种,已经过了40年。
从1960年代起,Stewart Smith就开始在这培育外来鱼种,用特制的带供养功能的皮卡车,将鱼投放到全国各处水域。
据其记录,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他总共放生了超过1.5万尾鱼,最远甚至去到基督城。
他最初到处投放的,是最具破坏性的肉食性鱼类——鲈鱼。
虽然鲈鱼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传入新西兰,但当时分布范围不广。
于是Stewart Smith就在汉密尔顿采集后,在奥克兰“鸭子湖”(Western Springs)、Pupuke湖等地投放了几百条鲈鱼。
鲈鱼
他走私鱼卵的方式更是令人咋舌:有时藏在口袋里过海关,有次竟藏在客船的蔬菜储藏室。
仅凭邮寄来的少量鱼卵,他就在新西兰成功培育出新鱼种。
丁鳜
1965年,他开始在西区车库里繁殖丁鳜、金鱼、锦鲤、食蚊鱼和高体雅罗鱼等外来鱼类。
与此同时,前面科学家们捕捞的另一种鱼——体型粗壮繁殖力强、横扫水生植物、对本地原生鱼类而言堪称“噩梦”的红眼鱼,也被Smith首次带到了南半球的淡水里。
红眼鱼
他喜欢悄悄在排水沟或溪流里放生外来鱼,等洪水来了就会把鱼冲进河里,完成他的放生目标。
在过去的20年里,Smith放生了超过10,000条红眼鱼、2,300条丁鳜、1,000条鲈鱼以及数百条锦鲤、金鱼等。
03
阶级矛盾引发的闹剧
登上环保部“主要威胁”
为什么Smith这么执着于在新西兰放生外来鱼,得从英国的阶级矛盾说起。
Smith出生于1913年的英国West Ham,5岁时便开始在当地的河流中钓鱼。
1928年,15岁的Smith和弟弟独自来到奥克兰的一个农场工作,开始了在新西兰的新生活。
在当时的英国,钓鱼有着明显的阶级划分:
上层阶级喜欢飞蝇钓肉质细腻的鲑鱼和鳟鱼(game fish);
虹鳟鱼
而工人阶级则钓鲤鱼、红眼鱼、丁鳜等非鲑鱼/鳟鱼的其他肉质较粗的淡水鱼,还把这类鱼称之为“粗鱼”(coarse fish)。
“粗鱼钓”更被置于“游戏钓”的对立面,被视为低俗的娱乐方式。
Smith对这种阶级制度深感不满,认为新西兰的钓鱼文化过于精英化,普通人难以参与。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生态革命”,试图通过繁殖和放归“粗鱼”,建立一个适合大众的钓鱼环境。
然而这场“革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些外来鱼种迅速繁殖,破坏了新西兰原有的淡水生态系统——红眼鱼吃水生植物,降低了水质,鲈鱼吃其他鱼,逐渐取代本地鱼种。
例如奥克兰北端Rototoa LaKE中的稀有本地原生鱼种细南乳鱼(dwarf inanga),在引入红眼鱼后数量锐减,最终功能性灭绝。
细南乳鱼(dwarf inanga)
尽管当局多次警告,Smith仍坚持自己的行为,甚至在媒体上炫耀自己的“成就”。
在环保部2003年的一份报告中,有关部门多次提及Stewart Smith这个名字,并将他列为其中一个奥克兰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
04
一代“罪犯”终落幕
生态损害已不可估量
新西兰有关部门曾经多次对Smith的“事业”展开打击,他繁殖场里的鱼也不止一次被销毁,但他总会找到机会“东山再起”。
一直到2008年Smith去世,有关部门重返他在Massey的车库,彻底清洗了他的繁殖基地,才最终宣告Smith的“放生事业”的最终落幕。
然而讽刺的是,当年被视为工薪阶层专属、刺激着Smith放生外来鱼的“粗钓”活动,如今在英国已经演变成一项融合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流行运动,吸引着各个年龄层的钓鱼爱好者参加,不再和阶级挂钩。
而Smith在新西兰的行为,却已经对新西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至今仍在影响着当地的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Tomarata湖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奥克兰科学家一样,他们已经连续多年对Tomarata湖开展保育工作。
先前他们已经捕获了900条有害外来鱼类,今年这次又捕了约80条。
奥克兰市议会淡水生物多样性顾问Belinda Studholme表示,他们目前已经消灭了95%以上的成年有害鱼类,今年春季他们会再次过来捕捞。
“我们希望在两年内,(有害外来鱼类)捕获量会变成零。”
reference:
https://www.1news.co.nz/2025/04/21/scientists-wage-war-on-invasive-fish-to-save-auckland-lake/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nal/511927/invasive-fish-species-likely-illegally-released-in-kapiti-lakes-council
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118845051/the-liberator-how-one-mans-15000-pest-fish-changed-new-zealands-waterways
https://www.doc.govt.nz/Documents/conservation/threats-and-impacts/animal-pests/nz-invasive-fish-management-handbook.pdf
https://www.nzherald.co.nz/environment/invasive-fish-species-tench-likely-illegally-released-in-kapiti-lakes-council/S2UQDTV6PJHGPGCYML4FMUKK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