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马克龙试图吸引研究人员赴法,借此‘敲打’美国”,彭博社以此为题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正以一种毫不掩饰的方式,向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影响的美国研究人员抛出“橄榄枝”,试图将他们吸引到法国。“在法国,科研是重中之重,创新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片无垠的天地,”马克龙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写道,“选择法国,选择欧洲!”报道提到,就在发帖的数小时前,马克龙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三方就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和贸易问题进行了讨论。
马克龙(资料图)
特朗普就职后,美政府大幅削减大学和研究机构经费,致使美国科研人员面临“失业困境”。据报道,为加快吸引全球科研人才赴法工作,法国政府将推出“选择法国科学”平台。据介绍,“选择法国科学”平台将作为“法国2030”计划的一部分,由法国国家研究署代表法国政府运营。该平台致力于抵御外界对学术自由的攻击,允许法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交项目以接待国际研究人员,特别是在生命科学、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空间研究、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海外科研人才。
在美国,特朗普总统与常春藤联盟各校正爆发更广泛冲突,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因科研经费削减而被解雇。特朗普政府官员指出,校园中爆发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浪潮是其对这些大学提出要求的理由。然而,教职员工和学生团体中的持批评意见人士说,这些措施旨在压制言论。报道指出,美国大学学者的生计受到威胁,让欧洲的政治领导人心生希望:他们可能在人才方面收获“意外之财”。据马克龙身边人士透露,马克龙将于5月5日与科研界召开大型会议,但具体细节尚不清楚。
马克龙(资料图)
虽然大多数美国科学家对此早有预料——特朗普政府不会对科研友好,但这样的“撤资”速度仍令人震惊。如果这种状况持续,美国将丧失其在21世纪科学、医疗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向往的地方。美苏冷战让美国大量投资科技领域,吸引来全球最杰出的一部分人才。之前有科学家认为,美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这里有积极的竞争、完善的支持体系,使他们能发挥最大潜力。正是这种环境,让美国培养出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数据显示,美国在全球实验室设备和试剂进出口方面占重要地位,每年进口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价值巨大,其中许多产品来自受关税上调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全球供应链和医疗保健的专家指出,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意味着“科研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变化”,而且是在科研机构已经面临巨大财务压力时实施的,“这不仅是勒紧裤腰带的问题,这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有可能造成持久损害”。
特朗普(资料图)
近期,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希利在一档节目中批评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特朗普葬送美国的未来,因为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正在离开美国,前往其他国家寻找机会。希利感叹,美国在投资了科学和创新数十年之后,正在把知识资产拱手让人。希利提到了她看到的一些情况,由于特朗普削减经费,导致科学家和医生被裁员,甚至连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都叫停了。然后,希利毫不意外地扯上了中国,说特朗普现在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邀请中国等其他国家抢走美国的科研人员。
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对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尤其是联邦拨款削减和科研成本上升的问题。 在690名硕士研究生中,有79.4%的人计划离开美国,进一步表明年轻科研人员对未来的担忧。大量科研人员离开美国可能削弱其在全球科研领域的领导地位。综上所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环境成为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的主要原因,而欧洲和加拿大因其相对稳定的科研环境成为他们的首选目的地。这一趋势可能对美国科研事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