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从叙利亚撤军并关闭3大基地,特朗普直呼“太乱了”,美国不想再卷入其中。

前不久,特朗普曾在记者会上明确评价叙利亚的局势已经“乱成一锅粥”,并表示美国无意再卷入其中。没想到近日美国就开始着手安排美军在叙利亚的撤离行动。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军在叙的8个军事基地中,有3个已经连夜完成撤军行动,而这就像往中东地缘棋局里扔进一颗石子,表面上看是美军的战略收缩,实则掀起了一层又一层复杂的政治涟漪。


特朗普的撤军决策其实源自他的“止损式政绩”,因为在特朗普的地图上,只有能算清账的地方才值得驻军。根据美国的民调来看,超过半数的美国选民认为“不该在叙利亚浪费美元”而抛弃“盟友”。将美军从叙利亚撤离,可以大大减少2026财年预算案里的军事开支,并帮助特朗普赢得选民的支持。因此,这次的撤军行动可以说得上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政治秀。

早在今年年初,美国国防部就已经在着手安排撤军行动了,这次只是美军试水的开始,原本美国国防部就是打算以30天为一个阶段,分三个阶段将在叙美军全数撤离,而这30天的间隔,就是特朗普留给自己的观察期,如果事情发展对自己不利,还能有转圜的余地。因为对于特朗普来说,是否要撤军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他既要兑现“减少干预”的承诺,又舍不得彻底放弃在中东的存在感,这种矛盾让撤军行动充满了拧巴感。


随着美军的撤离,中东的局势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美军收缩留下的军事空白,正在重塑叙利亚北部的力量格局。最惨的还要属库尔德武装,因为原本他们就是依靠美军无人机侦察与炮火支援,才能在与土耳其、叙利亚政府军的对峙中维持均势。如今这种“美式外挂”撤除,直接导致库尔德控制区的防御等级从“依托体系”降为“自力更生”,而他们想要靠自己应对未来的高强度对抗,显然是非常吃力的。

对以色列而言,美军基地的关闭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短期看,以军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时不再受“避免误击美军”的战术限制,但长期来看,美军的撤离意味着以色列在该区域的活动失去了“监护人”的庇佑。

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棋子,美国显然不会让它真正“独处”,因为这不符合美国长远的利益。能解释美国的矛盾决策的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美军或许并非真正撤离,而是以“明撤暗进”的方式调整部署,为以色列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扫清障碍,以便于在未来的某个合适时机重新洗牌。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撤军并非“完全脱钩”,而是军事存在形态的转变,美军基地的灯光或许短暂熄灭了,但另一场更复杂的军事博弈,也许才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