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的权威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激烈批评部分高校封闭式管理,“人为阻断校内外人员自由出入,百姓对这种懒政行为反映强烈”,并强调,公办大学都享受财政拨款,对于百姓进入大学校园,包括到校园散心,穿行,都应该“主动顺应,积极回应”。最后竟然上升到“如何向世界开放?”

这篇题为“高校大门要向公众打开”的文章,命令式的口气,颐指气使,让我不吐不快!翻出两年前的一篇文章,作为回应,也是反驳!

一、我们各级政府与单位哪个不是财政拨款支持的,不都有围墙吗?哪个可以随便进?能否请这家媒体先撤掉门卫,也让老百姓进去散步穿行如何?

批评中国大学关闭校园的,动辄以“拨款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就应该开放”来说,这篇文章也谈了类似的观点。显然,这是学习西方的权利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的确没有围墙,随便进,但问题是,难道仅仅是高校没有围墙吗?国情文化不同,这些国家绝大部分机构都是没有围墙的,何止是高校,议会、总统府也是开放参观的,更不要说各级政府。20多年前在国外时,导游就告诉我,在这些国家,万一找不到卫生间,就找当地市政厅,而且都是24小时开放。

我们一样吗?各级政府都写着“为人民服务”,我们随便进得去吗?也不只是各级政府,我们大大小小的单位都有围墙,都有看门的门卫与保安,为什么不开放?

仔细想想。


一些媒体纷纷呼吁大学应该开放,能否请这些媒体先开放做个示范,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随时进去看看?比如这家权威媒体能否率先垂范,让老百姓穿行,散步,因为你们也是财政拨款单位!

在这个问题上,还想给这篇文章作者科普一下。头部的著名大学,主要经费还真不是财政拨款,大多数经费都是学校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争取来的,比如科研经费,比如校友捐款等等。记得2021年清华大学的经费中,财政拨款仅有20%,现在应该远远低于20%。

二、不要动辄讲国外高校如何开放,西方国家民众对“高校游”会如此狂热吗?

西方高校不仅校园没有围墙,校内各种设施包括图书馆也都是开放的,我也很喜欢、欣赏这种做法。但我们的高校基本都有围墙,图书馆、教室也都有严格的出入管控,为什么?

原因很复杂,我只提醒一个。

中国人对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敬仰,尊崇,孔子在中国长期被尊称为“圣人”,文庙也往往在当地最重要的政府部门隔壁。到了现代,这些标志就变成了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众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往往物化为对著名大学的重视,对高校游的重视,甚至是狂热,希望孩子到高校“熏陶”一下,尤其是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名校,高校游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暑假围绕清华北大的游学高烧不退,虽然学校也开放了预约,但预约名额秒光,一些人想尽办法进学校,比如和校内师生合作倒卖访客指标,北大为此还公开处分了部分学生。为了混进学校,一些孩子家长甚至躺在小汽车后备箱想混进学校,于是学校不得不检查进校汽车的后备箱。


如果清华北大开放,大概率北京第一旅游景点就是清华北大,而不是故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每天几万,甚至可能超过10万游客涌入北大清华,学校会变成什么样?

美国、英国的家长会这么疯狂吗?无论是去哈佛,MIT,还是牛剑,我们看到最多的游客往往都是中国游客,为什么?如果他们的民众也如中国老百姓这般热衷,我坚信他们也不得不进行限制和干预。事实上,剑桥部分地方就已经采取了措施,因为蜂拥的中国游客。

三、我们如何保障校园基本的学习与生活秩序?

成千上万的人涌入高校会发生什么?与学生冲突是必然的,在有限的环境里争夺有限的资源。

曾经某著名大学教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当年校园还开放时,他正在上课,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就进来了,还大呼小叫地招喊同伴,“这里在上课,快来体验一下。”结果课堂秩序大乱,同学们眼光齐刷刷看向这批游客。这位教授愤怒地吼了一声:滚!

有人说,可以把学校教学区封闭起来,难道我们在学校里还要加装复杂的围墙围栏吗?如果不加围栏,家长们会听从要求,不进教室等不应该去的地方吗?事实上,北大清华等校园不得不在每一个教学楼门口都设置了门卫保安,否则基本的课程教学就无法保障了!

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资源是有限的,一个老师告诉我,如果全面开放,学生们上厕所可能都需要排队了。

四、还有,一旦发生校园安全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日前看到了一个案例,一所学校响应当地要求,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一名学生放学后进学校踢球受伤,把学校告到法院,法院判学校承担管理不善的赔偿责任。如果都这样判罚,哪个学校敢开放?遗憾的是,这类和稀泥官司比比皆是。


校园的全面开放,安全管理肯定难度提高,成本谁来提供?相关的安全负责谁来承担?一旦发生问题,能否让学校无责脱责?

近年,校园频发的安全事件已经让高校疲于应付。社会车辆在校园内横冲直撞,谁能答应?!

五、开放校园,到底谁说了算?听公众的,还是师生的?

大家都在呼吁甚至要求学校开放校园,如果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也希望,至少可以便利地进出我家附近的高校,但这多多少少有点慷他人之慨。开放校园与否,是否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尊重?

大学校园首先是服务学生与老师的,是服务教学科研的。是否开放,我们首先需要问问广大高校学生与老师,他们才是直接的利益关系人,不是社会公众,更不是媒体!

开放,还是不开放,交给学校师生与管理者自己做出决定!

最后想提醒这篇文章的作者,大学校园并非绝对封闭,而是控制性开放,包括最热闹的清华北大,不要搞错了基本事实!

图片来源:创客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