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世博会拉开帷幕之际,在许多人心中,上海世博会的璀璨记忆再度被唤醒。浦东公安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副所长姜经纬,也是一样。

在他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珍贵的照片:上海世博会最后一天,世博园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客流数永远定格在7000多万——这个承载着国家记忆的数字,也镌刻着姜经纬与同事们的热血青春。

时隔多年,那抹“中国红”再度在他的记忆深处鲜活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缘于上海世博会,身为上海人的他多了一对山西“父母”,开启了一段长达12年的美丽谎言。

184天的驻守与“跋涉”

2009年的秋天,当青年民警姜经纬接到世博安保的调令时,他的眼前还只是一片轰鸣的“钢铁森林”:世博地区刚刚做完地平基础,中国馆的“东方之冠”初现轮廓,世博轴还裸露着钢筋骨架,运输车在泥泞中碾出深深辙痕,是一个真正的“大工地”。作为安保部首批进驻人员,姜经纬见证了世博园从无到有的蝶变。一开始,他被安排在世博安保部指挥中心担任指挥员,开园后,工作岗位变动至出入口安保岗位。

刷新纪录的大客流,是他面对的第一个考验。园区内人流常常达到饱和,此时,姜经纬就会带领安保团队,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屏障。

10月16日18时许,原本驻守外围出入口的姜经纬,接到世博指挥中心命令,要求带队增援C片区。他立即抽调警力整装带队。由于园区人流较大,一行20人只能在人海中“跋涉”,等赶到增援的德国馆、法国馆附近时,他们浑身都湿透了。现场人口攒动,姜经纬与同事们迅速运用“铁马矩阵”,将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逐一分解,引导他们有序流动,帮助游客处理各项紧急事务。“平时每天22点闭园,那天直到23时才初步散场结束,后来看报道才知道,那天是世博客流最高峰,当天入园参观人数超103万人次,创下世博会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正式落下帷幕。这一天,姜经纬仍在通宵值班。第二天,天蒙蒙亮,他用特殊方式与上海世博会告别:从白莲泾到C片区,他沿着熟悉的巡逻路线奔跑,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沿着园区跑完最后一圈,眼见曾经人声鼎沸的场馆静默伫立,他拍下了一张照片,保存至今。

跨越千里的“美丽谎言”

上海世博会也为姜经纬带来了一场命运般的邂逅。除了上海警察之外,他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山西农民夏占海、梁巧英的“上海儿子”。

2003年,一场猝不及防的煤气事故,让夏占海夫妇痛失长子梁宇,也让妻子梁巧英瘫痪失忆、次子夏宏重伤……从此,夏占海的一句“儿子在外工作”成了维系妻子精神的谎言。

在一次有关上海世博会的电视采访中,夏占海偶然看到了姜经纬的身影:“这名年轻警官,居然和长子一模一样!”通过一档电视节目,他辗转找到了姜经纬。而听说夏家的故事后,姜经纬也被触动了,很快作出了决定:“如果我的出现,能给这对饱经苦难的老人带来慰藉,那就应该尝试,这是我作为青年、更作为人民警察,义不容辞的责任。”

双方“相认”后,姜经纬就开始扮演夏家夫妇的儿子。这份承诺,一守就是12年。12年间,姜经纬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关爱这对老人,给予他们关爱与陪伴,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极大慰藉。

至今,这场命运安排的温暖救赎,仍在继续。


守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博会落幕后,保留了一些场馆,但更多的是重新建设,世博地区又回到了“大工地”的状态。后来,姜经纬在世博公安处治安大队任副大队长。

最高峰时,39个在建工地,2万余名务工人员,48处民工宿舍……随着浦东世博园区二次开发建设的展开,施工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结构差异性大等问题愈发凸显,区域日常管理难度也持续加大。

如何加强工地管理,守护一方平安?姜经纬牵头各工地逐级签订《安全责任协议》,明确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各自责任,并“跨界”沟通,实现“围墙内”与“围墙外”的联手防治。半年多来,成效明显:浦东世博园区在建工地报警类警情同比下降,其中,盗窃类警情同比大幅下降,工地火灾事故、重大案事件保持零记录。

随着警务模式的不断升级、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科技赋能,大型活动安保有了更智能的技术手段、更精细的治理模式,但用热血与汗水凝练而成的世博经验,那些在百万级人流中淬炼出的指挥调度、应急处突能力,始终是姜经纬工作中的重要基石。


2018年,姜经纬来到梅园新村派出所任副所长,分管社区工作,与老百姓走得更近了。站在大阪世博会开幕的时间节点回望,上海世博会留下的不仅是城市地标的蝶变,也锻造出一批如姜经纬般的城市守护者。新的城市平安故事仍在续写。岗位变化了,但他的坚守从未改变:“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城市安全,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标题:《特别的世博会“回忆杀”:上海人多了对“山西父母”,“谎话”一说就是12年》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