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是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共同把它从印度的梵文,翻译成中国的文字。

迦叶摩腾、竺法兰,迦叶和竺是姓,摩腾和法兰是名。他们都是中印度月氏国人。根据佛教的传记,迦叶摩腾又称竺叶摩腾或者摄摩腾,那是音译的不同,其实三个名是同一位法师的德号。

迦叶摩腾法师本来是婆罗门种族,从小非常聪敏,博学多闻,而且非常有善根,喜欢研究佛经,出家以后,对于佛教的经典与戒律都非常精通,经常在各地弘扬佛法。

有一次,他游化到西天竺(即西印度,古时候印度的版图非常大,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分,称为五天竺),到一个弱小的国家,宣讲《金光明经》。

就在这时,旁边强大的邻国想要攻打这个小国,就随便找个借口来兴师问罪,企图把它消灭掉。可是,奇怪得很,敌国每次攻入国境时,不是发生什么事故,就是有什么波折障碍了兵马,怎么样也不能顺利前进。敌国的军师感觉非常奇怪,怀疑这个国家一定是在耍什么法术,阻止他们大军的进攻。于是,便派了一个精明的密探,混进城去,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侦探到处去探访以后,发现城里其实什么防御都没有,只是见到人山人海,大家围着一位法师,恭恭敬敬地倾听他说法。正是迦叶摩腾大师在宣讲《金光明经》,所有国家的大臣和老百姓,都听得津津有味。

当时,正讲到地神王是怎么样的护国爱民,并且强调假如我们能够爱护国家和人民,就能够全国上下一条心,这样也会感动天神护法保护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外患都不能来侵略。

密探听了非常感动,赶快回去报告。最终,敌国放弃了侵略行为,反而自动来求和,并且请问佛法。

迦叶摩腾法师因弘法而消弭了邻国强大的武力侵略,化险为夷,这也是讲经的功德,也是他的道德、威仪和神通所感召的。这是迦叶摩腾法师还没有到中国以前,因弘法而担当了一位伟大的和平使者的事迹。

我们不要以为到寺庙来,都是为了求保佑呀,求平安呀……有的人甚至说:念念佛就好了,还要讲什么经,实在是麻烦。但是,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讲经的功德非常大,试想,讲经能够感动护法龙天来保护国家,使敌国无机可乘,可见讲经和听经都不是白费功夫的。

我们无论是参加佛学讲座,还是听讲经,纵然听不懂,也必须以虔诚恭敬的心来听。要知道,在讲堂里面,有天龙八部来护持道场,同时要相信,能够听经,一定是有很大的福报。

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受到汉明帝的使臣礼请,来到中国的都城洛阳,驻锡在洛阳雍门外新建的白马寺,就在这儿翻译佛经。他们带来的梵本经典,依历史的记载,有六十万言。第一部翻译的经典,就是《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两位法师共同翻译出来的。

除了这部经而外,他们还陆续翻译了《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二百六十戒合异》等五部经,再加上《佛说四十二章经》共有六部,合计一十三卷。可惜,后来其他的五部经都遗失了,两位尊者翻译的经典,现在仅仅保存着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流传世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