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是如何把一把好牌打成稀烂的呢?

根本原因,就是中“体制赢学”的毒太深!

这就好比葛优在电影《活着》中饰演的福贵,作为继承了巨额遗产的地主家傻儿子,周围人谁不惦记他手里的财富?于是千方百计巧取豪夺,最后把他变成一个毫无威胁的废物穷光蛋,一脚踢开。



01 史诗级灾难会谈

2月28号,在白宫椭圆形会议室,懂王、万斯与小泽三方混战的名场面,引发的后续震荡,持续刷屏全球各大媒体。



国家元首之间会谈,不是没有出现过如同骂街一般的场面,但那一般都发生在闭门会议当中。

比如,按照中国常用的外交辞令:

亲切友好的交谈——谈的不错,下一步签协议;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赞赏——不尽同意;

遗憾——不满;

不愉快——激烈的冲突;

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但也可能萎掉;

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具体手段视环境而定,也可能最终不报复了;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请于*月*日前予以答复——* 月*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负责——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语);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战争在即;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

悬崖勒马——不要再逼了,想挨打么?

勿谓言之不预也——废话不说了,准备棺材吧。

基本上除了第一行“亲切友好的交谈”之外,都或多或少有点摩擦,越往下严重程度越高,直到准备诉诸武力。

由此可见,外交会谈中出现争吵属于家常便饭,甚至谈崩的情况也不少。但一般吵架的活都归具体负责的官员,比如最近几次中美特使谈判基本都谈崩了,在四年前的安克雷奇,还贡献了“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这样的名场面。



中国外交官即使在指责对方,风度上也显得彬彬有礼。毕竟外交官不是老大,就算谈的再崩,也有转圜的余地。

像美乌会谈这样,大小王齐上阵,当着各国媒体的面,相互粗暴打断,各说各话,针锋相对,最后直接谈崩,甚至连饭也没招待,发布会直接取消的情况,别说吃瓜群众了,连外交老司机也是闻所未闻。



在场的乌克兰驻美大使马卡罗娃目睹这一场面,难以置信地将脸埋入双手之中,她脸色扭曲,神情痛苦,仿佛在说:我是谁,我在哪儿?这该死的会谈什么时候能结束?



对于这一结果,俄罗斯当然乐见其成。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尽情嘲讽,火力全开:

"无礼的猪终于在椭圆形办公室得到了适当的教训。特朗普是对的:基辅政权正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

俄罗斯电视台要稍微克制一些,将白宫会面形容为"泽连斯基的公开鞭挞"和"外交火车事故"。

看到敌对势力如此吃瘪,估计这两天,俄罗斯的伏特加的销量都得上升,普京支持率也得涨一波。



在美国不欢而散之后,小泽前往英国寻求支持,英国首相斯塔默没有按照惯例在唐宁街10号门前等候,而是主动走向泽连斯基,给了他一个紧实的抱抱,两人几乎是相拥着走进门里,又一起出来,宛如一对亲兄弟。

斯塔默对泽连斯基强调,"我们坚定支持你和乌克兰,无论需要多长时间,乌克兰主权和安全的持久和平——对乌克兰如此重要,对欧洲如此重要,对英国也是如此重要。"



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波兰总理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十八位领导人齐聚伦敦,与泽连斯基紧急召开安全峰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乌克兰安全问题。



伦敦峰会的主办人英相斯塔默希望扮演欧洲和美国的中间人,推动和平进程。他表示:“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是因为,这对欧洲安全来说是一代难得一见的时刻,大家都需要挺身而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现在迫切需要“重新武装欧洲”;欧洲要把乌克兰变成一只“钢铁豪猪”,让侵略者“消化不了”。



不是,冯大妈是承认梅德韦杰夫的调侃了?

就算乌克兰是一只猪,也是浑身长刺的钢铁豪猪!

抱歉,忍住笑真得很好难啊!



俄乌冲突涉事四方——美、俄、欧、乌,各方态度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本文分析一下,当前这种情况是如何导致的,并简单预测一下后续。

先说结论:

这一事件对自由派大殖子是巨大的噩耗,因为它标志着“皿煮赢学”将走向彻底破产!

由于现有世界秩序,是建立在“体制赢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该事件还会进一步导致旧秩序的垮塌,以及新秩序的建立!

02 体制赢学的前世今生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体制赢学”,我们首先请出2019年HK暴乱事件中,一位小姐姐的惊人暴论:

“我希望(香港)可以像乌克兰一样这样好的结局。”



居然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日思夜想像乌克兰人那样,女人成为行走的子宫,男人成为填线的耗材。

好好的人不当,非要作狗,这就是“体制赢学”巨大威力的体现。

在这些人的蜜汁脑回路中,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是政府不民主造成的,只要变成如同漂亮国那样的制度,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东大,体制赢学被进一步提炼为,如下经典连击句式:

“这国怎,总亏民,气抖冷、定体问,我陷思”



比如像如下这样:



图片放错了,是下面这张:



哦对了,为了防止出现回旋镖,殖人们还有

“原是美,那没事”的补救条款。

这一整套双标且魔怔的殖人逻辑,就叫“体制赢学”。

在《哪吒2》中,与“体制赢学”相对应的就是阐教赢学。无量仙翁所说:“仙家雄霸天下,只有依附强者才能生存”,申正道说:“我等进了玉虚宫,就能接受正道的教化,未尝不是坏事”,都是“阐教赢学”的典型言论。



《哪吒2》的主题,就是讽刺这种阐教赢学,进而影射现实中的体制赢学。

当今世界,体制赢学无处不在,也越来越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反弹。这就是哪吒2一方面引起广泛共鸣的同时,也引发大殖子们疯狂跳脚的一个重要原因。

“体制赢学”的源头是“美国赢学”,或者称为“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后者的明确表述,最早出自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西进运动中,是美国的清教观念与白人至上结合的产物。



“美国赢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63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约翰·温斯洛普所进行的“山巅之城”的布道,他呼吁在北美建立对旧世界大放异彩的道德社会。

“上帝与我们之间的事业就屹立于此。为了这项工作,我们和他订立了契约。我们已领受了一项使命,耶和华准允我们起草自己的条款。我们已宣布要从事这些行动,要达到这样和那样的一些目的,我们于此恳求他的垂青与祝福......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瞩目。因此,如果我们在已经着手进行的事业中欺蒙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我们必将成为世人笑柄,天下丑闻。”

讽刺的是,约翰·温斯洛普统治下的马萨诸塞,可以说是“封建保守+神权专制”的典型代表,温斯罗普在日记中写到,他害怕暴民的政治(即民主政治),这是“所有政体中最低劣,最糟糕的”。参见:既不自由也不民主的“山巅之城”。

“美国赢学”这玩意,从一开始就是双标,全靠“舆论宣传+信息封锁”进行粉饰。在东北某半岛,有个类似的版本,可被称为“将军赢学”。两者可被认为是同一种东西。

“美国赢学”包含三个主要方面:

  • 优越性:美国人民与其体制的长处;
  • 使命:广布其体制,从而以美国的观点解救并重建世界;
  • 天意:依天命贯彻美国的体制。

托马斯·潘恩在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小册子《常识》(Common Sense)中也提到:“我们有能力让世界从头来过。与目前相仿佛的情况,自诺亚在世以来亘古未有。新世界的诞生就在你我之手……”



从1812年至美国内战爆发被称为“昭昭天命之世”。著名的“门罗主义”也是源于此。门罗主义的提出者约翰·昆西·亚当斯(美国第六任总统)在写给父亲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的信里说:

“天意注定,北美全境所生养的子民应为同一‘民族’,口说相同语言,信奉相同宗教与政治信仰下的全面体系,袭用相同的社会风俗习惯下的全般宗旨。为其全体共同之幸福愉悦,为其和平安宁与繁荣昌盛,我相信,将他们结合于一个联邦共同体之下势不可免。”



在西进运动中,美国人认为将美国的制度扩展到更加辽阔的疆域是天赋正义,故而将美国赢学发展为“昭昭天命”,美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扒印第安人头皮,合理合法地侵占墨西哥的土地,就是来源于此。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奋力诠释带有美式理想的国家是否得以存续,被史学家罗伯·乔汉森(Robert Johannsen)称之为:“对美国昭昭天命论与使命感最恒久的声明。”



换句话说:“美国赢学”是伴随着美国诞生,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的信念,伴随着美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是能迭代出“船新版本”。我们所熟悉的弗朗西斯·福山的“民主终结论”,特朗普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都是“美国赢学”在新时代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

自从美国建立世界霸权以来,伴随着美国的学术著作、新闻媒体、大众娱乐,美国赢学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进而发展为“皿煮赢学”,在世界各国培养出的忠实信徒,并发展为美国最优势的产业——“远程养殖业”。



美国还专门成立相应的部门来运营“体制赢学”,这就是被马斯克痛斥为犯罪组织的“美国国际开发署”。



除了官方机构,还有各种半官方或者民间的NGO,比如美国和平研究所(USIP)以及金融大鳄索罗斯赞助的“开放社会基金会”(OSF),广泛活跃于东欧、中东、香港、台湾等地区兴风作浪。



03 口含金汤匙的乌克兰

我们总觉得乌克兰很弱,啥也不是,总统泽连斯基就是一个国际要饭的,但如果倒退回三十年前,乌克兰硬实力非常可观。

乌克兰国土面积60.3万平方千米,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二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比法德都要大,是英国的两倍还要多。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陆上丝绸之路北线的交通枢纽。今天的乌克兰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与亚速海,西邻波兰、匈牙利等欧盟国家,夹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扼守俄罗斯的黑海出海口,地缘位置十分重要。



农业方面,全球约25%的黑土地分布于此,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3%,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肥沃土地。得益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肥沃土壤,乌克兰小麦、玉米、葵花籽出口量常年位居全球前五,2023年粮食产量达7500万吨,足以养活4亿人口。



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则更为惊人,已探明煤炭储量343亿吨(全球第七)、铁矿储量275亿吨(全球第五)、锰矿储量23亿吨(全球第二),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3.9亿吨。此外,钛、锂、铀、硫磺、稀土等战略资源储量也位居欧洲前列。若按当前国际价格估算,其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7.5万亿美元。



乌克兰的矿产资源

在饱受战火影响的2023年,乌克兰农业出口创汇32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45%),铁矿石出口额82亿美元,煤炭出口因战事受限但仍达18亿美元。但更深层的战略价值在于资源组合的不可替代性——欧洲40%的氖气(芯片制造关键材料)、30%的钛铁矿依赖乌克兰供应;全球15%的谷物贸易需经其黑海港口转运。这种“农业压舱、矿产铸剑、区位锁喉”的资源格局,使其成为地缘博弈的焦点。

除了自然禀赋极佳,乌克兰作为苏联的早期缔造者之一和主体加盟国,继承了苏联近四成的工业产能。境内拥有3500多家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几乎覆盖了所有军工领域。这种广泛的军工布局,使得乌克兰在军事领域具备了强大的自给自足能力。由于苏联的遗产,乌克兰曾一度跻身世界第三核武大国之列,成为欧洲除俄罗斯外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如同手中握有的大棒,为乌克兰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按照乌克兰的硬实力,哪怕他的发展速度只有中国的一半,也能混成欧洲的扛把子,欧盟话事人,而不是如今摇尾乞怜,跪求对方怜悯。

乌克兰是如何把一把好牌打成稀烂的呢?

根本原因,就是中“体制赢学”的毒太深!

这就好比葛优在电影《活着》中饰演的福贵,作为继承了巨额遗产的地主家傻儿子,周围人谁不惦记他手里的财富?于是千方百计巧取豪夺,最后把他变成一个毫无威胁的废物穷光蛋,一脚踢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