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消息,印尼首席经济部长哈尔塔托表示,印尼和美国同意在60天内完成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的谈判,这个东南亚国家试图避免其对美国的出口面临更高的关税。哈尔塔托表示,印尼预计其对美国的20种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纺织品、家具和虾,可以获得不高于竞争对手国家的平衡关税。作为回报,印尼将在关键矿产开采方面提供合作,并简化从美国进口园艺产品的程序。
以世界银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文件参考,2023年印尼货物及服务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的比重为21.7%,全世界平均值为29.3%,加上同年印尼进口额为2218.9亿美元,出口额则是2588.2亿美元,差距不大,可见印尼对出口的依赖放在国际上也属于相对较低的一批,因此190亿的进口额,对印尼而言还算可以承受的,相信这也是印尼能够这么快就开始妥协的根本原因。
海外贸易(资料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并非单纯地“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毕竟,印尼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筹码,特别是在能源和农产品领域的进口承诺。这不仅是对美国市场需求的响应,也可能为印尼本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这种妥协是印尼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战略调整。印尼试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技术输入。不过增加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小麦、大豆等商品,虽然有助于缓解美国的关税压力,却也可能带来本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压力。
随着7月关税大限逼近,双方谈判团队已进入"冲刺模式"。尽管美国商务部对印尼改革举措"谨慎欢迎",但特朗普团队的反复无常为谈判蒙上阴影。值得玩味的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近期高调宣称"印尼不是贫穷国家",其强硬表态与谈判桌上的让步形成微妙反差。这场关乎2000万就业人口的贸易博弈,不仅考验着印尼决策层的战略智慧,更将检验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成色。当全球供应链进入深度重构期,资源大国与消费强国的利益博弈,正在改写21世纪的贸易规则书。
印尼外交部长苏吉诺(左)与美国外长鲁比奥会面(资料图)
外交部长王毅和国防部长董军21日与印尼外长苏吉约诺、防长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王毅说,过去一年,中国领导人同普拉博沃总统两度会晤,共同擘画新时期中国印尼关系发展蓝图。在两国元首亲自关心下,中印尼建立并启动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这是中国在全球建立的首个部长级“2+2”机制,充分彰显了两国高度战略互信,也进一步丰富了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内涵。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领导人近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访问,深刻诠释了中国坚持以对话促合作、以合作保安宁的外交理念。中方一以贯之地主张,本地区事务应由本地区国家通过协商化解分歧,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这与“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安全观不谋而合。中印尼“2+2”机制的启动,正是这一外交理念从蓝图到实践的生动体现,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制度化动力。 安全支柱的确立,无疑是向外界郑重宣示:地区的命运应牢牢掌握在地区国家自己手中。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图)
当然了,印尼跟中国之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双边领域,还有国际层面。今年1月份,印尼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金砖大家庭的第10个成员,也是第一个迈进金砖门槛的东南亚国家。这不仅为印尼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增强了印尼对抗外部风险的能力。这次印尼外长和防长一齐来到北京参加会议,就充分体现了两国具备高度的战略互信,相信随着中国和印尼的合作不断深化,未来双边关系还将持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