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人说,老比死更难受。

在听了一位保姆的自白之后,发现的确如此。

来自河南的刘阿姨,前后给七十多岁的老年人做了三次保姆。

结果三次都不欢而散,于是,她便将三次的保姆经历分享了出来。

第一次去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

原本老两口的退休金是请不起保姆的,但好在儿女有出息,就给爸妈请了个保姆伺候。



然而,这老两口为人十分刻薄,经常挖苦刘阿姨,又患有很严重的风湿。每次风湿发作时,脾气就变得非常暴躁,经常乱砸东西。

刘阿姨不知道怎么劝,也不敢劝,就只能躲在一边,等风头过去再收拾残局,然后提出了辞职。

第二次去的家庭,只有一个腿脚不方便的老大爷,脾气倒也温和。

只不过,由于老大爷身体有疾病,平常不能走动,只能坐在轮椅上。这样一来,刘阿姨就得照顾他的方方面面。



最后,刘阿姨实在受不了这个辛苦,加上年龄大了腰也容易疼,也就作罢了。

第三个家庭,夫妻俩都曾经是大学教授,身子骨都很硬朗,为人也很好相处。

夫妻俩的儿女都在国外发展,他们心里十分想念儿女,却经常见不了面,只能平常看看佛经来转移注意力。



夫妻俩有吃素的习惯,家里见不得一点荤腥。甚至,夫妻俩也不许刘阿姨吃荤腥,觉得吃荤腥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味。

待了三个月之后,刘阿姨实在受不了不吃肉的日子,只能不干了。

刘阿姨照顾的这三个家庭,能请得起保姆,说明都不算太差。

然而,这三个家庭的老人,却各有各的难处。

这不得不令人感慨,人老了之后真的很煎熬。



被病痛缠身的老年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31031万人,突破了3亿人。

这就意味着,刘阿姨所说的老年人的困境,有3亿人正在经历。

当人迈入老年之后,最先感受到的便是身体的变化,各种慢性病都冒了出来。



东南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表示,有85%的老年人,患有身体上的慢性疼痛。

风湿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疼痛,每到天气变化时,患有风湿的老年人便会浑身疼。

那种疼痛,就好像连骨头缝都在疼。

对于老年人来说,药和饭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几乎每顿都要吃。

而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疼痛,都不能得到根治,只能通过药物缓解。

可以说,身体上的疼痛伴随着每个人的老年生活。



倍感孤独的老年人

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心灵上的孤独也是老年人的困境。

60岁之后,儿女都离开了家,甚至有了各自的家庭。

儿女们可能和父母不在一个省内,无法经常看望父母。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不像年轻人一样,有很多固定的社交。

他们每天的社交活动,可能就局限于在楼下聊聊天,和儿女打打电话。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频率和深度与预期不相符时,孤独感便产生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孤独感更容易产生,其影响也更加恶劣。

一方面,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年轻人,会产生认知上的障碍。

另一方面,孤独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会导致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甚至最后选择自杀。

减轻老年人孤独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子女经常回家看看。



养老的三种常见方式

针对养老问题,我国常见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指的是为儿女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来为父母养老的一种方式。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适应度最高的模式。

然而,对于那些亲子关系十分糟糕,又或者子女无法负担父母养老的家庭,则并不合适。

居家养老指老人呆在自己的家里,主要通过参加社区的养老活动的一种模式。

这个模式的缺点在于,并不是所有小区都发展出了比较良好的社区养老体系。



机构养老,则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院。

养老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那。

只不过,许多老年人进入新环境时,会出现无法适应的状况。

总而言之,人到老年,将会面临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煎熬。

这时候,如果子女能多关心老人、多看望老人,对老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