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



人红了,是非就多。

两年前,宋祖儿正红的时候,档期都排不过来,好几部剧同时开工。

就在此时,网上忽然传出她偷税漏税的消息。

多家卫视官方媒体紧急撤掉和她相关的内容,划清界限;潘婷等多个品牌下线她的代言;她参演的影视剧项目,正在进行的暂停,已经杀青的延期上线。

举报宋祖儿的是一个网名叫“小宴小西”的人,据说是宋祖儿曾经身边的工作人员,对她知根知底。

两人似乎仇恨很深,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梳理网上事件的来龙去脉,举报宋祖儿的人应该是先举报到了税务局。

但官方没有公开回应,也没有公开处理,举报者才决定将事情公布到网上。

根据举报者的说法,宋祖儿在2017至2022五年的时间里,创收3.17亿,进入她本人腰包的有1.9个亿。但是这些收入,都被宋祖儿自己及其母亲名下注册的多家公司给拆分了,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宋祖儿出生在1998年,当时不足二十岁,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也远还没有到大红大紫的时候,却已经身价过亿。

这大概就是娱乐圈的魔力吧。

只是名利场,从来都是最考验人性的地方。所以也是在娱乐圈,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无穷无尽的瓜爆出来。

对于宋祖儿的税务问题,官方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布过确切的通报或处理结果。

在2023年8月,相关举报引起舆论的关注时,税务局工作人员只是表示“会展开税务稽查”,但后续并未公布具体的调查结果。

舆论发展到沸沸扬扬时,北京市朝阳区政法委的官方微博曾转发相关新闻,并强调公民具有纳税义务,但也没有明确指名宋祖儿。

整个事件自始至终,都是吃瓜群众根据从网络上拼凑来的材料在自行猜测和传播。

直到后来,举报者公布了那段税务局的回复录音:

“您检举的税收违法线索,除孙凡清(宋祖儿本名)所属长兴询美工作室涉嫌少缴税款的事项基本属实外,其余均不属实。您此次检举为国家挽回损失共计271.69万元。其中,税款142.59万元,滞纳金129.1万元。”

即便如此,官方依然没有明确的公开回应。这段录音的真假,也没有得到权威的证实。

官方这种既没通报,也没公开处理的态度,让宋祖儿一方看到了某种希望。

2024年8月,已经停更一年的宋祖儿工作室微博发了一个郑重声明,



声明中澄清宋祖儿“无偷税”行为。

如果前面那段录音是真实的,官方的说法是“少缴税款”,确实和“偷税”有一定的区别。至少从字面上是说得过去的。

同时,从这份声明中强调的“主动就前经纪公司管理期间遗留问题进行仔细排查”“并在指导下,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宋祖儿确实遇到了某些问题, 相关部门也确实有介入调查过。

但是否有补缴税款,补缴了多少,补缴是否是“自查自纠”工作的内容和结果,声明并没有明确提及。反而是强调举报者“小宴小西”发布的内容歪曲事实,侵犯了宋祖儿的名誉权。

但工作室同时又说明,只对声明发布以后的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对以前的事情却选择了宽容大度,一笔勾销。

后续也没有举报者“小宴小西”被起诉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事件爆出。

反而“小宴小西”马上又爆出宋祖儿高考涉嫌作弊的丑闻。





根据举报,宋祖儿的高考不仅涉嫌作弊,还涉嫌找关系、走后门。

只是此事件,官方自始至终同样没有公开通报说明,也没有公开处理。

而宋祖儿工作室随后发布的郑重声明,也依然还是同样的配方:先否认,再表示要严肃追责,但同样对声明发布之前的事情选择既往不咎。



值得一提的是,举报事件发生以后,宋祖儿名下关联的4家企业中,由其个人独资的青岛柒鼎影视文化工作室、长兴洵美影视文化工作室、新沂涓涓影视文化工作室均作了注销处理。仅剩上海泓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就是发布“郑重声明”的这家。即便是存续的这家,也显示多年参保人数为0.



就在前几天,因为受到宋祖儿税务风波影响,被耽搁了两年之久的电视剧《无忧渡》终于上线播出了。

一时之间,“无忧渡”、“宋祖儿复出”等词条,屡屡登上热搜。在地铁站、公交站,也到处能看到《无忧渡》的大幅宣传海报。

官方在宣传时,除了炒作宋祖儿复出,还将《无忧渡》和聊斋联系到了一起,甚至炮制了“聊斋单元剧”这样一个名词。





一众粉丝也跟着摇旗:“中式恐怖”“新一代的《聊斋》”。



《无忧渡》目前还没播完,但就已经播出的部分内容来看,真实地说:一言难尽。

饱受诟病的演员演技,暂且先不说,只是无论怎么看,它都和《聊斋》毫无关系。

将其和《聊斋》生拉硬扯到一起,多少有些侮辱《聊斋》的意思。

甚至可以不负责任地断定,不管是编剧、导演、演员、还是工作人员,恐怕没有一人真正读过《聊斋志异》。

浅显地说,《聊斋》讲的虽然都是鬼怪的故事,但讽刺的都是人间事。

说到妖精鬼怪,很多人觉得可怕、恐惧,觉得他们是恶的化身,殊不知,人心很多时候比妖魔鬼怪要可怕。

人不如妖。

比狠,比毒,比黑,比恶,比自私,比虚伪,比无耻,比下贱……妖远远比不上人。

作者蒲松龄只是借鬼怪的故事,抨击、讽刺人世间的事情而已。这是初中语文课上老师就讲过的文学常识。

正如老版《聊斋》的片头曲唱的那样:“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但《无忧渡》里的妖怪,恰恰相反,他们直接被刻画成恶、坏的代名词。

大概就和农妇嘴里的“妖精”是一个意思。

不仅没有《聊斋》的思想和艺术高度,甚至有点简单的标签化、对立化,甚至有点粗暴地追究政治正确的意思:你一个妖怪,当然是天生的坏胚!带着莫名其妙、生而为人的优越感。

这一点,从妆容就能看出来。

和《聊斋》相关的影视剧一直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经典。

同为妖怪,《倩女幽魂》中王祖贤演的女鬼小倩,《画皮》里周迅演的狐妖小唯,她们绝美的形象,在一代观众心里是不可替代的。

很明显,她们的样子,才更加符合《聊斋》中的妖、鬼的设定。虽然不是人类,但他们不乏自己的美和善。

即便真的在现实中,哪个牛鬼蛇神会把“坏”写在脸上?





但在《无忧渡》中,妖怪首先从妆容、外表上就被简单粗暴地黑化了。妖怪出场,傻子都能一眼看出来,那就一个“妖精”。

直接将人们心中的成见具象化地摆在荧幕上了。



因为是妖,所以就是丑的、坏的,必定是杀人的凶手。

因为是人,所以就是正义的,是妖的对立面。

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是小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怎么能和《聊斋》相提并论?

更不能说是“新”聊斋。和《聊斋志异》比起来,《无忧渡》没有进步,只有倒退,无“新”可言。

《无忧渡》被观众吐槽的,远远不止这些。

还有比如包括宋祖儿在内,演员的演技槽点也很多。



又比如剧情借鉴了过往很多经典作品,但无奈过于生硬,甚至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笨拙,整个看起来有一种七拼八凑的感觉。意外获得一只阴阳眼的设定,太老套了;荒山野岭,鬼神嫁娶的场面,更是早在上世纪的荧幕中就烂熟了。

以及还有很多幼稚、不符合逻辑、有悖常识的桥段,无处不在展示着创作者才力有限,又想各种追赶时髦,想要戳中观众爽点,最终却只能是隔靴搔痒的尴尬。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读过《聊斋志异》,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和《无忧渡》联系到一起。

运营方之所以如此做,无非是想找个唬住观众的噱头,多赚点流量罢了。

至于宋祖儿能不能借此机会东山再起,复出成功,我们看看Angelababy,大概有些可以参考的价值。

和宋祖儿一样,官方并没有对其事件有一个明确地通报,更没有对其封杀。但在舆论的压力下,当事人只好被动地选择沉寂一段时间。

等风头过了之后,先是作品上线,本人再试图借着东风再出江湖。

但Angelababy的《相思令》《漫漫寻踪》播出以后,基本没激起什么水花,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曾存在过。

毕竟这里是灯红酒绿,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娱乐江湖。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日新月异,转眼就又物是人非。

何况现在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没有资本会愿意冒风险去用一个曾在舆论中有过争议的人吧。宋祖儿人设崩塌,作品质量遭质疑,能否如Angelababy般复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