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以前觉得法律条文枯燥,没想到能在玩中学习维权知识。”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总工会举办的“湖工有助”女职工权益保护专场活动中,家政服务员王女士表示现场干货满满,自己受益良多。活动当天,何秋慧律师通过“职场性别歧视取证指南”“生育津贴计算沙盘推演”等互动环节,将相关专业法律条文转化为职工听得懂、用得到的实操方案。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以情景剧模拟、微课堂等形式开展的普法活动是湖州市总工会“湖工有助”品牌工作的一项子活动。今年工会预计开展12期共36场普法活动,内容覆盖劳动合同、安全生产等核心领域。
“湖工有助”精准普法不仅体现在普法形式上,也体现在普法对象上。今年,针对制造业职工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差异化需求,工会特别推出“分层设计+场景渗透”策略。面向制造业职工,侧重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等基础权益知识普及;面向快递员、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则通过错峰专场讲座、动漫短视频、直播答疑等形式,解析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认定、职业伤害保障等内容。
“‘按需定制’是破解职工维权堵点的关键抓手。”湖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6月创建“湖工有助”品牌以来,湖州市总工会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共开展专题普法活动72场,覆盖职工超3000人次,推动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1%,实现从“事后救火”向“源头防火”的转变。
“源头防火”不仅需要精准普法,“半小时法治服务圈”也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热线咨询后,30分钟内就有相关部门‘接单’响应,21302元工资到手全程仅用3天。”刚通过“湖工有助”热线解决欠薪问题的职工小严,对工会的维权响应机制赞不绝口。该热线运行以来,已累计化解劳动纠纷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2%。
湖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建立平台企业用工数据共享机制,计划在物流园区、电商基地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地增设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持续升级“普法宣传、风险预警、纠纷调解、权益维护”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工会力量。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寿慧桢)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