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
成立100周年
100年来
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推出
“工运城市接力迎百年”
线上宣传展示活动
工运城市
走过延安
点击海报回顾
今天来到第十三站
哈尔滨
冰雪之都
共和国长子
中国工人在这里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这里举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恢复重建
从黎明星火到星火燎原
这里一次次见证
波澜壮阔的中国工运史
暮春
沐浴在晨光里的
“中国工人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地”雕塑
熠熠生辉
1907年5月
中国工人举行了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活动
在这次集会上
工人们喊出了五一万岁的口号
如今的哈尔滨市松北区冰花路869号,是全国总工会哈尔滨劳模技能交流基地。在基地的后院有一个“中国工人首次纪念国际劳动节纪念地”雕塑,展现了1907年5月14日(俄历5月1日)中俄两国数千名工人在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上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场景。
据史料记载,当时参与集会的不仅有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机务段工人,还有面粉厂、装卸等产业工人共3000余人。集会者高举红旗,发表演讲,争取自身权益,震惊了沙俄和清朝统治者。
中东铁路的修建,拥有2000名中俄工人的哈尔滨总工厂成立。中国工人占到三分之二,形成了哈尔滨最早的产业工人队伍。总工厂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居住的环境恶劣。工人们同厂方展开了斗争,要求修建工棚,改善居住环境。在工人们的坚持斗争下,1903年,中东铁路当局在工厂附近扩建,搭成36个人字形的棚子,专供工人居住。此后,人们称这里为“三十六棚”。1903年中东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哈尔滨成为中国连接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三十六棚的工人欢呼雀跃,进而逐渐掀起了哈尔滨工人运动的高潮。
1918年至1920年,以三十六棚为中心的中东铁路工人,先后发动了四次全路工人大罢工,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地区沙俄残余势力,支援了俄国十月革命。在国际工运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东路事件后,大批中国铁路工人被裁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两次来哈并深入三十六棚,亲自指导工人斗争。他向中共中央提交了三万余字的《关于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报告》。
1920年10月,瞿秋白以记者的身份赴苏考察,途经哈尔滨,因白匪在赤塔作乱,火车不通,他在哈尔滨停留了50多天。瞿秋白参加了由“三十六棚”工人组织的纪念“十月革命”3周年大会,第一次在工人集会上听到了《国际歌》。瞿秋白还在他住的福顺客栈起草了《饿乡纪程》一书的前八章,瞿秋白在该书中几次提到“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
1922年,罗章龙前往哈尔滨巡视党的工作和指导中东铁路工人斗争,对哈尔滨市的党组织状况和活动方式,工人的生活、思想,以及各阶层群众的情绪等,都做了深入了解。在考察中,他发现“三十六棚”工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返回北京后,他写出《关于东北工人运动状况和建议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的报告》,向中共北京地委汇报。他认为哈尔滨不仅是北满工人运动中心,实际也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工作和活动的中心。建议派专人去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和筹建党的组织。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曾一度改称中长铁路哈尔滨车辆修理工厂,1952年以后归铁道部管辖,改称铁道部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后又改为铁道部哈尔滨车辆厂,为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修复各种车辆3000多辆,还制造了数百门火炮和大量的手榴弹、地雷、掷弹筒。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车辆厂的搬迁,这里建成了城市广场:建设者们留存下两座老厂房、一座百余年的水塔,中外宾客、游人驻足广场,依稀看见百年前的沧桑岁月。
今年开春以来
不少老哈尔滨人在途经一个
他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时
都会愣一下——“改名了?”
这里是
哈尔滨的一处地标性建筑
“儿童电影院”
不少公共交通线路都以此为名设立站点
如今
这里贴出一张公告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修缮项目”
1948年8月,这里会聚了来自各解放区的工人代表、国民党统治区城市的工人代表以及各产业部门的代表,通过一场长达22天的全国劳动大会,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蓄积澎湃力量。
这次大会上,正式恢复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重新实现了全国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和全国工人运动在组织上的统一。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从1948年8月1日开幕至8月22日闭幕。中共中央致大会的祝词指出,此次大会的举行,宣告了国民党反动集团在全国工人中的分裂政策已经最后破产,全国工人运动重新在革命的旗帜下统一起来。
大会上,陈云、李立三、朱学范等分别作了报告。其中,陈云所作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和广泛认同。
当年有报道记录:陈云同志作这个报告时,来宾席及旁听席上座无虚席,听者记录其报告时的纸笔窸窸声,清晰可闻,大家完全沉浸在陈云同志的深入浅出的话语里。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当前中国职工运动的总任务”,更是让很多代表耳目一新。
这部分讲话的重要精神最终也体现在了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
《决议》论述并规定了中国职工运动的总任务,明确指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乃是改善工人阶级及其他民主阶级人民目前状况的总前提;乃是工人阶级及其他民主阶级人民当前的最高利益与最高任务。
《决议》论述了成立全国工人阶级的统一组织,以保障本决议实现的必要性,正式决定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贯彻执行党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总方针,奠定了新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新起点。
为纪念哈尔滨工人运动的光荣历史
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总工会的统一安排
香坊区于2015年11月份开始
投资7000万元
改建劳动公园
并在园区内建设
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
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造型主次分明,立面设计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对比明显,既保留了传统的工业气息,又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馆内空间设计使用功能清晰明确,空间尺度适宜。
场馆借助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采用影视互动、场景雕塑、沙盘模型、实物陈列、图文说明、体验互动等表现形式,将展览馆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尔滨的工运史是
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心不改
历久弥坚
哈尔滨的工运历程
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铸就了坚韧不屈
忠诚担当的红色基因
来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