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亏,没想到亏这么多。
前几天闹了个乌龙。
《封神2》的出品方北京文化公布财报,信息显示《封神2》在公司内的成本是2.89亿,收入只有0.98亿,而北京文化在该片的投资占比是23.05%。
有网友根据数据倒推,《封神2》的总亏损高达8.31亿。
不过这个数据很快就被北京文化官方否认了,其实亏损没有那么多。
但再回看这份财报,《封神2》的投入成本是2.89亿,回收成本在0.97亿左右。
反正光是北京文化公司就赔了不到2亿,这个数据肯定没跑了。
消息一出,全场哗然,谁能想到春节档的一场惨败,竟然能带来高达8亿真金白银的亏损。
而这场风暴影响的不只是投资人。
站在中心的乌尔善,可以说是正式跌入了人生谷底。
《封神2》为啥亏损?
把时钟拨回2023年的夏天,应该是乌尔善最扬眉吐气的时候。
自从乌尔善宣布“投资30亿连拍三部《封神》”的消息后,圈内又是一片哗然,毕竟大家被国产魔幻烂片荼毒太久了,甚至看到四个字脑子里都会联想出一堆烂片。
结果《封神》第一部上线后,算是着实打了大家的脸。
叙事精彩,服化道扎实,演员也赋予了角色别样魅力,最后愣是在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中逆势翻盘,拿下了26亿票房,评分7.7分。
当然,算不上炸裂,但最起码让观众对这个系列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乌尔善也看到了希望,紧锣密鼓制作第二部。
而这一部的剧情升级到了西岐与朝歌的大战部分,可以说是对乌尔善掌控电影制作工业的摸底考核。
结果败的一塌糊涂。
故事是稀碎的。
明明是两国大战,结果主线却只是姬发与邓婵玉的儿女私情,一会儿爱了,一会儿打了,一会儿打着打着又爱了。
原剧本中邓婵玉本是飒爽女将军,却被删除了原配土行孙,和姬发谈起了恋爱。
于是银幕上出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男女主还在帐篷里谈恋爱”的史诗级尬戏。
特效更是离谱。
雷震子的翅膀被扒出和某宝9.9元包邮的儿童玩具神似,姜子牙的坐骑特效被调侃“不如《巴啦啦小魔仙》”。
当然最出圈的莫过于殷郊法相。
《封神2》的口碑还没发酵,这个三头六臂的森林冰火人就已经成为网络红人了。
口碑稀烂直观反应到了票房上,《封神2》高开低走,最终只拿到了12.2亿票房惨淡收场,相较于上一部直接打了5折。
到现在亏损8.3亿,算是提前锁定2025年国产片亏损冠军。
然而这还只是开头。
对于资本大佬来说,钱没了可以再赚,项目赔了可以再撺掇新项目,可到乌尔善那边就不一样了。
丢了票子丢了面子,乌尔善导演跌入人生谷底
《封神2》为啥投资这么大呢?
乌尔善要求很高,还没开拍就搞了个训练营,全国筛选演员那叫一个锣鼓喧天。
到开拍后光是一个场景的造价就有5000万,网传一场戏的灯光测试失败就导致2000万直接蒸发了。
当然乌尔善能这么挥霍也有自己的底气。
毕竟封神系列出品方中的世纪长生天影业和东阳长生天影业就是乌尔善旗下公司,他自己也是老板。
然而老板的身份,让乌尔善在拍电影之余,也不得不考虑资本上的博弈,于是就埋下了种子。
《封神2》之前,乌尔善还有一部电影《异人之下》。
同样是大IP大制作,网传乌尔善甚至为了这部电影缩减了《封神2》的预算,抱着必胜的决心将资源给了后者,计划在回收票房后反哺《封神2》。
《异人之下》和《封神2》的特效公司都是魅思映像,背后的上海魅思电影科技有限公司,实控人便是乌尔善,持股70%。
结果大家也知道了。
电影又惨败,网传亏损在2亿左右,这直接导致《封神2》在特效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映,这才引起了连带效应。
两部电影连亏,乌尔善不仅是导演还是出品人。
也难怪乌尔善在《封神2》宣传期间就已经未卜先知,要用十年还债,估计已经是提前接受了自己的结果。
如此一来,乌尔善不仅亏了不少钱,更离谱的是折损了自己的品牌,让资本对他的赚钱能力产生怀疑了。
还记得李连杰说过什么吗?
资本非常冷血,一旦发现市场不认可你了,马上都会弃你而去。
新片刚立项就被抵制?
《封神》系列之外,乌尔善在前几年还开了个摊子,片名叫《郑和下西洋》,这个系列网传同样是三部曲,乌尔善与华夏电影合作,还是国家电影局的重点电影项目之一。
电影原计划在2024年年底开拍,今年开始后期制作,明年就要上映了。
一般的电影在开拍前肯定会有开机仪式,更别提海报、演员阵容这些前期宣传。
结果到今天《郑和下西洋》依然没有任何音讯,在全网都找不到信息。
而就在风声鹤唳之时,前段时间网络上又有网友爆料,《郑和下西洋》被叫停了。
至于叫停的原因,大概不出这三个。
第一,肯定是因为资金问题。
从前几部电影中可以看出,乌尔善不仅要做导演,还要做老板,投资制作一把抓,野心非常大。
而现在《异人之下》《封神2》的接连惨败,估计乌尔善也拿不出钱了,其他老板看乌尔善最近风评极速下滑,估计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
第二,则是因为乌尔善的部分言论原因。
《封神》上映期间,乌尔善在网络上就有不少争议。
乌尔善是蒙古族,演员也大多都是蒙古演员和混血,选角导演更是在网上直接说汉人是四等人。
此外,扮演妲己的演员娜然也被扒出“花木兰是蒙古人”的言论。
而乌尔善本人也说过不少有争议性的话。
这么一折腾,就不只是买票看电影那么简单了。
第三,之前几部电影口碑连续翻车也有原因。
《异人之下》明明是年轻人最推崇的国漫,却被乌尔善拍成了五光十色的跑马灯与长发大皮靴,被网友吐槽中年油腻男对Z世代的幻想。
而到了《封神2》,一看就智商不高的四大天王与煤气灶殷郊法相等等问题,都表明了乌尔善的一个致命缺点——
审美不行。
《封神1》的成功得益于乌尔善的导演功底,讲故事,拍镜头还是可以的,可一到大场面就直接暴露出乌尔善的审美不足。
《封神2》所谓的大场面,完全可以说是乌尔善对好莱坞魔幻电影的拙劣模仿,想要模仿出中土大战的恢宏壮丽,却连最起码的透视关系都不懂。
预告刚出时,四大天王直接给人整懵了,完全没有巨物感,网友随意修改甚至都好不少。
而到了这部新片,你猜电影名叫什么?
《郑和下西洋:沧海幽冥》
好家伙,又是沧海,又是幽冥,你以为是历史的鸿篇巨制,其实又是魔幻乱入的历史架空。
片方直接了当——
俺就是要拍成中国版的《加勒比海盗》。
几轮负面影响相互叠加。
这就别怪电影还没上映,网友就已经在唱衰了。
最后
从《封神》第一部的逆势翻盘,再到《封神2》的大热倒灶,乌尔善在两年间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大起大落。
如今的乌尔善早已不是单纯的导演,而更像是国产魔幻电影的某个注脚,所有人都在盯着他下一步该怎么做。
《郑和下西洋》将会是乌尔善大片时代的终结篇,还是帮他再度翻盘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