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护士辛平的减肥故事正在成为一段励志佳话。10个月里,这位普通医护人员通过科学方法成功减重60斤,不仅各项体检指标恢复正常,更带动了整个科室生活方式的改变。近日,记者走进医院,近距离了解这位白衣天使如何用专业知识和坚定毅力完成这场健康蜕变。



当医护人员成为患者

2023年7月,身高1.63米的辛平站在体重秤上,180斤的数字让她陷入了沉思。作为从业多年的医护人员,她比谁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辛平回忆说,那时的她工作时常感到疲惫,下班后只想躺着休息,连最基本的爬楼梯都会气喘吁吁。这种身体状态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同年9月。在参加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时,专家讲解的肥胖与慢性病关系让她深受触动。“听到肥胖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数倍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改变,下一个可能就是我了。”这种专业认知带来的危机感,促使她下定决心开始改变。


一场身体与意志的双重修炼

辛平的减重之路始于最基础的生活方式调整。她首先从饮食入手,将日常的主食替换为糙米、燕麦等粗粮,严格控制油脂摄入,戒掉了曾经最爱的宵夜和奶茶。与此同时,她养成了每天45分钟快走的运动习惯,三个月后,体重成功下降了30斤。

随着基础体能的提升,辛平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运动方式。在笔架山绿道上,她完成了从快走到慢跑的转变。

“2024年3月是个关键节点,那时我的体重下降速度明显变慢了。”面对这个常见的平台期,辛平没有气馁,而是在运动计划中加入了抗阻训练。每周2~3次的平板支撑和深蹲练习,每次10~20分钟,这种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方式很快带来了新的突破。到2024年5月,辛平的体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


从个人改变到群体影响

辛平的变化很快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曾经因为体型自卑而回避集体活动的她,现在成了科室里的“开心果”。在她的带动下,科室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饮食习惯,用杂粮饭替代白米饭,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个自发的“健康小组”在科室里形成了。同事们经常相约一起运动,分享健康食谱,互相鼓励和监督。

回顾这段减重历程,辛平总结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要建立正确的健康认知,了解肥胖的危害;其次要制订科学的计划,循序渐进地改变;最重要的是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体重管理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她说。

近日,深圳多家医院开设体重管理中心或相关门诊,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资源,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专家提醒,肥胖也是一种病,一些网传的极端减肥办法不建议盲从,当“运动+饮食调整”收效甚微时,建议在专家指导下科学减重。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编辑|陆楚一

审读|郭建华

二审|潘韵琪

三审|蔡志军

深圳晚报将抽取幸运粉丝

每人可获得《永不消逝的电波》

门票1张!


1、进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

2、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电波”,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开奖时间:5月6日 12点

演出时间:8月8日 20点

演出地点:深圳坪山大剧院 大剧场


注意事项:

1、进入抽奖小程序会有一个5秒的开屏广告,请勿点击!请勿点击!请勿点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请中奖粉丝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领奖信息,如发现填写信息未至现场兑票,或将进入深晚福利黑名单;

3、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晚报所有。

— 深小晚特选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