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日前,在龙岗区低空经济专班的统筹推进下,全市首个区域级低空气象风场模型在大运片区建成投用。该模型的启用,不仅填补了区域低空气象服务的空白,更为大运片区低空飞行活动装上“智慧气象大脑”,标志着龙岗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该低空气象风场模型依托5个激光气象雷达监测点构建而成。目前,丰隆深港科技园、龙城街道办事处大楼等3个核心点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剩余2个位于天安数码城的监测点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短期内即可建成。5个监测点位经科学规划布局,将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观测网络,精准捕捉大运片区低空领域的气象动态。
“大运片区低空气象风场模型是全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试点。项目采用的激光气象雷达可实时捕捉风切变、湍流等关键气象数据,构建精细化低空气象风场模型。”龙岗区低空经济专班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能提供分钟级更新的气象数据,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低空飞行活动提供精准导航支持,大幅提升飞行安全性。
未来,龙岗区将以此次模型投用为契机,加速推进全区低空气象监测网络布局,推动气象数据与低空管理平台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智能高效的低空飞行气象预警机制。通过逐步完善覆盖全域的低空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为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