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癌症作为当今社会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总是牵动着大家的目光,时不时连带着各类话题登上热搜,甚至一些年纪轻轻的朋友也不幸罹患癌症,以至于很多人“谈癌色变”。但癌症和每一个人到底有多大关联,每个人一生都有患癌风险吗?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魏文强教授团队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上发表了题为 Lifetime probabilities of developing and dying from cancer in China: comparison with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2 的研究性论文,分析了中国人群一生罹患及死于各类癌症的风险,并与日本、美国进行对比。


从发病率来看,中国癌症终生发病风险(27.61%)显著低于日本(47.30%)和美国(37.99%)。中国男性的终生发病风险(28.53%)则要高于女性(26.26%)。

从死亡率来看,中国癌症死亡风险(18.62%)高于美国(17.10%),但低于日本(26.60%)。中国男性癌症死亡风险(21.50%)同样比女性(15.04%)高。

从癌种分布上看,中国的肺癌居首(发病率7.05%,死亡率5.41%),其次是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日本男性前列腺癌(11.25%)、女性乳腺癌(10.29%)发病率最高,结直肠癌是女性首位致死癌种。美国男性前列腺癌(10.24%)、女性乳腺癌(12.82%)占主导,肺癌死亡率居首(3.57%)。

宏观的看,在中国每4人中就有1人可能被诊断为癌症,每5人中就有1人可能死于癌症。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癌症负担的增加不容忽视。


△ 2022年中国、日本和美国在不同年龄点后发生(左)和死于(右)癌症的风险

尹哥也多次和大家聊过,癌症从某种层面来看更像是一种“长寿病”,当人们寿命较短的时候,主要的死因可能是传感染疾病及其他意外事件。而当人们寿命越来越长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才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障碍。

可能有朋友会说了,从这个逻辑来看,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78.59岁)介于日本(84.82岁)与美国(78.20岁)之间,与死亡风险趋势相同,那为什么和终生发病风险的差异会这么大?竟能做到显著差异?

这里需要特别科普一下“发病率”和“发现率”的区别。

“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但它的前提是得先发现。

美国和日本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在“发现”上可谓下足了功夫,都在推广全国性的筛查计划。

在美国,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内窥镜筛查、乳房X线摄影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总体覆盖率分别为64%、67%和87%。日本的胃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筛查始于上个世纪,直到2019年,癌症筛查率通常都在40%以上。

而尽管中国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基于人群的筛查项目,但参与率低、筛查质量不足以及医疗资源获取不平等导致了低检出率。

截至2015年,40-69岁的女性中只有23.5%接受过乳腺癌症筛查,截至2019年,30-49岁的女性只有31%接受过宫颈癌症筛查。

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国城市癌症筛查项目中,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总体参与率仅14%,癌症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仅0.25%。

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在癌症筛查领域可谓任重道远。


此外,该研究也提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就总体癌症而言,与日本(64.1%)和美国(68%)相比,中国的五年生存率(40.5%)相对较低,癌症模式也有所不同。

肺癌、胃癌、肝癌和其他存活率相对较低的疾病在中国人群中更为普遍,日本和美国最常见的癌症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进展缓慢,存活率高。

可见,及时优化筛查方案以发现早发患者,推广医疗技术以提高癌症生存率,是降低中国癌症负担的重要条件。

注意,这里说的是“优化”筛查方案。为什么?之前尹哥也提到过,过度筛查也是有问题的。比如韩国的甲状腺癌患者数量在短短的10年内暴涨了15倍,但死亡数几乎没有变化。

2020年IARC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某些国家中,60%-90%的甲状腺癌病例都是因过度筛查发现的。


所以,总结一下,比起单纯去看“发病率”,我们也要思考背后的“发现率”,没有发现不等同于没有发生。而大部分癌症如果能早点发现,经过治疗都能有不错的预后,是有机会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的。

而尹哥常说,没有突然发生的癌症,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恰恰是因为大多数人忽略了科学的早防早治,等到身体扛不住时,往往悔之晚矣。

参考资料:

[1] Zhu, Q., Yao, Y., Chen, R., Han, B., Wang, S., Li, L., Sun, K., Zheng, R., and Wei, W. Lifetime probabilities of developing and dying from cancer in China: comparison with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2. Sci China Life Sci,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24-2810-y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