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阵营迎来“实力外援”,欧洲央行行长公开就美联储“换帅”表态,硬刚美方说出肺腑之言,直言职责就是“指南针”。这一次,外援的发声对鲍威尔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4月22日,欧洲央行一把手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面对采访镜头,直接表示出了对鲍威尔的“欣赏”。

说到兴头上,她也没藏着掖着,大胆开麦为鲍威尔发声,隔空喊话特朗普“不要解雇鲍威尔”……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堪称是“预言家”,她表态后不出,特朗普面对公众改了口。

这一次,他不仅收敛起了往日的“咄咄逼人”,还主动放低姿态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了“破冰”信号。

这真的是认怂吗?还是又是憋什么损招,为何说他是想将矛盾转嫁到美联储?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单方面宣布了与鲍威尔的停战,突然改口称,他没有要“解雇”鲍威尔的意思,而此前舆论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究其根源在于“媒体误传”。



说到这,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特朗普这多少是有些“甩锅”的嫌疑。

对于此前那些“抨击”、“质疑”鲍威尔的话,他这摆明了就是要跟那个“放狠话”的自己划清界限,清走自己前行路上的黑历史。

仔细算算,自从中美关税战爆发以来,特朗普就展现出了一副强硬的做派,不管旁人怎么劝,他前期都没有显现出一丝一毫的不自信的样子。

逮住一个人,抓住一件事,不管对方请不请假,特朗普就想变着花样薅到底。

而对于“自己人”,特朗普也没有任何偏袒的意思。眼看着鲍威尔不顺眼,他张口就对着鲍威尔开喷了。

那番吐槽放到明面上,让不少美国政客都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特朗普能“无聊”到起内讧的地步,对着鲍威尔就评头论足,指责他是个“失败者”。

嗅到风向不对,他转身就为自己“喊冤叫屈”,开始一次次改口。

特朗普这次也算是踢到了铁板了。他想用“恐吓”的方式来逼迫鲍威尔“认输”,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鲍威尔对他的这些小把戏根本不感冒。

不管他怎么样耍花招,鲍威尔仍旧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表态时,他还义正言辞的告诉世人,对于政治压力,美联储不会“屈从”。

说直白点,鲍威尔这话既像是对特朗普说的,又像是在重申自己的立场,表示美联储不会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



更何况,特朗普“解雇”鲍威尔的情况出现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是需要国会“认证”的,总统只有“提名权”。

不过,也有人猜测特朗普在这个时候选择跟鲍威尔冰释前嫌,实则是另有目的。

在这些人看来,特朗普很有可能会用一招“移花接木”,当矛盾转嫁到美联储身上。

而且相比起特朗普,鲍威尔的影响力也是毫不逊色的。

毫不夸张地说,连任三届的鲍威尔,对美联储就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而到时,作为主席的鲍威尔自然也难辞其咎的。不过,以鲍威尔今时今日的权势,特朗普就算是想动他,到最后大概率也会不了了之。

说到底,特朗普用尽这浑身解数,为的也不是让鲍威尔卷铺盖走人。

就算是赶走了鲍威尔,他还要面对新主席,这兜兜转转一大圈闹下来,特朗普就算等到黄花菜凉了,可能也得到的自己要的承诺。

实际上,特朗普费力气跟鲍威尔斡旋,目的只是为了让美联储答应“降息”。

就目前而言,他们俩可谓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是“相看两生厌”。

此前,鲍威尔也在人前“抱怨”过,他表示政府其上调的关税政策,已影响到了美联储的货币制定计划,让美联储˙摊上了一堆“棘手麻烦”。



鲍威尔这番表态可谓是一语成谶,如果特朗普早点听劝,中美关税战定然是不会变得如此激烈的。

这载入史册的245%关税,也不会让人整个世界觉得离谱。特朗普以一己之力撬动了贸易伙伴的蛋糕,但他的野心蓝图注定难以实现。

在你来我往的关税博弈中,我们早就给特朗普狠狠的上了一课。



而经这20多天对垒,特朗普也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处境。

在这场关税战中美国注定是输家,而我们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要不是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特朗普又怎么会在22日公开承认美国对华的关税税率定调过高。以他的调性,在博弈中闹到鱼死网破的几率远比服软的几率大的多。



路是他自己选的,是他自己要走的,这到底是他的福,还是他的祸,我们还得等时间来证明。

特朗普干不过中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以他现在表露出认错的态度,如果开始及时止损,不再跟美联储对着干,不跟鲍威尔“对弈”,那一切都还不算太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