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今儿直戳奥沙利文:你玩了媒体三十多年了吧?奥沙利文从年初就“消失”,世锦赛来不来成了悬案。1993年后头回可能缺席克鲁斯堡?
球迷急得直跺脚。
墨菲却拍胸脯:不可能!这可是世锦赛,他哪舍得?
奥沙利文说“赢一轮就是胜利”,媒体全当真了?
墨菲撇嘴:打1992年当职业选手起,他就爱这么“装”。说压力大、状态差,媒体还真就信了——他倒好,年年夺冠都不意外。
新球杆?
奥沙利文轻描淡写:闲置几个月的备用杆,凑合用。希金斯偏说:新杆说不定能激他兴趣,顺手了反而是助力。墨菲自己呢?
刚拿了大师赛冠军,腰杆儿硬得很。“以前总觉得自己是配角,现在天天瞅着奖杯,我信能赢!”首轮打威尔斯,第一阶段7-2领跑,138分破了赛会纪录。
奥沙利文那边呢?
打老对手卡特,5-2后连丢两局,就领先1局。
他说“没期待,别迷失”,可真没偷偷练?墨菲直摇头:新杆哪能说适应就适应?
我个人觉得,奥沙利文这套“示弱”的招儿,早成斯诺克圈公开秘密。媒体为啥吃这套?
他越低调,大家越好奇——热度不就起来了?
要是最后他又夺冠,有人骂“套路”,有人夸“聪明”,这算双赢不?墨菲首阶段猛成这样,今年真能冲冠?
还是说只是“昙花一现”?
奥沙利文新杆到底顺不顺手?打两轮估计就能瞧出个门道。
三十多年“玩”媒体,是奥沙利文太狡猾,还是大家太配合?
你说他真没压力?还是把压力全变成了“烟雾弹”?
这届世锦赛,到底是墨菲逆袭,还是火箭“故技重施”?答案?
等打完几轮,咱们慢慢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