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讲”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宣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在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我们入党的时候,面对党旗,公开宣誓,最后一句誓词是:“永不叛党。”这首先表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必须终身坚持,否则就意味着背叛。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会有革命的进取的乐观的人生。
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今年,整整100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年,是79年。如果加上党成立前的准备阶段,就八十多年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率领她的优秀儿女,前仆后继,做出了空前的牺牲,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实现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取得胜利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艰苦的。每一个走过来的共产党员,都经受了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有生与死的考验,有公与私的考验,有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有错误思潮与政治风浪冲击的考验,还有荣辱进退的考验。在这些考验面前,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并且为群众作出了表率。共产党的队伍越来越大,今天已拥有了6000万党员。但是也有少数人丧失了理想,抛弃了信念,在各种考验面前没有过关,有的半途而废,有的甚至背叛了党。近些年来有多少实例一再证明,丧失了理想,抛弃了信念,必然走向背叛的道路。
今天,我们又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要在跨入21世纪之后,继续领导中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摆在我们共产党员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不但面对着一个经济还较薄弱,文化落后面还较大的国内现实,我们还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国际霸权主义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中国共产党员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任务,必须重新武装自己,修养自己,提高自己,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便成了先决条件。
二、坚定理想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革命、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验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而唯心论、有神论则认为,世界有一个彼岸,有一个神的世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是唯物论者。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创造着未来,直至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个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既创造着物质文明,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而这些创造的核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人类历史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谱写的。
然而,历史是曲折地波浪起伏地前进的,生产力是在不断地打破或调整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发展的。为了进行这种打破和调整,便进行了革命、改革。正如邓小平所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我们共产党人理解了这个道理,就理解了为什么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斗终身。他们不相信有彼岸世界,他们不是为神灵、为来世而奉献,也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人民、为事业、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因此他们才勇于舍弃个人的利益,才那样大无畏,那样伟大光荣。
三、把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个远大理想,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经过多少代人为之不懈地奋斗。这个历史过程中又会有不同的阶段。我们党在领导民主革命时期就有过几个阶段。虽然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但每个阶段又都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推翻军阀统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抗日战争就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解放战争是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建国初期是抗美援朝和“一化三改造”。在这些阶段,优秀的共产党员都是既心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脚踏实地地奋力完成当时党所确定的任务。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都为下一个阶段打下了基础。当然教训也不少,也付出了不轻的代价。这些代价有两种,一种是空有远大理想而没有完成实际的任务;另一种是忘了远大目标,丢掉了理想信念,虽然完成了一些具体工作任务,却不明确继续奋斗的方向,以致在转折关头落伍了。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历史进程,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党制定了基本路线和纲领,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全面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是党的“十五大”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其他人后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一个大文化,在大文化之中还有具体的任务,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便是我们文艺创作、文艺研究的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经济纲领是基础,它决定政治、文化纲领,而政治、文化纲领是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经济纲领有积极的反作用。因此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我们做文艺工作的,尤其应该了解并懂得经济和政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任务,否则单枪匹马、孤军独进,是难有成效的。片面的理想再好,也往往是虚幻的,难以成为现实。但是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理想信念,我们要为之而奋斗。
五、坚持做好“三个代表”,努力推动艺术繁荣
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指明了在这世纪交替的历史转折关头,应该如何建设我们的党,我们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坚持理想信念,做好“三个代表”,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做出新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聚精会神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服从这个大局。我们的文学艺术要十分明确地为这个中心服务,而要真正服务得好,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特别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研究,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的新情况、新生活,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江泽民同志最近在给中国文联的信中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惟一源泉。只要我们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真正投身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体验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就一定能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艺创作证明,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反映改革、开放、建设的社会生活,塑造社会主义的新人形象,是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给了我们工作的力量。文化艺术要先进,要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指引,要在文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上大力创新。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我们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优秀就在于新和精。要求创新就不能不加选择、不加整理地“老演老戏,老戏老演”,否则就会造成“越演越小,越演越少,越演越劣”的局面,很难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的需要,很难争取到新的年轻的观众。因此,不仅要创作新作品,而且要继续进行推陈出新的工作。我们也需要引进外来的艺术,但必须加以鉴别,也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艺术创作中,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避免创作思想的陈旧或杂乱。艺术作品要精湛,就必须在艺术上狠下功夫。
我们的文化艺术要先进,除了重视创作,重视推陈出新工作之外,人才要新、要尖,尤其是关键。人才不新、不尖,作品很难精。因此要保护尖子人才,引进有用人才,不但要在改革中琢磨“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还应琢磨“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不但应该有享誉中外的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剧作家、表演艺术家,也应该有文艺理论家、学者。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的文艺的方向。我们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奉献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送艺术到基层,上山,下乡,进厂矿,进校园。因为我们的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人民是多层次的,需要也不同,因此这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坚持下去。第二种是用市场运作的形式,有偿为人民服务,这应该是主要的方式。第三种是通过基层单位、民间团体把艺术普及到基层。我们为人民服务不但要全心全意,而且要千方百计。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艺术研究工作也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过去以研究史和论为主,现在某些学科仍应修史立论,但是更要研究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了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总结上世纪、迎接新世纪的课题。在机构改革中围绕着学科建设进行布局调整,正在筹办政策法规研究、艺术创作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等新的机构。对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保护、继承、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也正在筹划进行调研,以使西部大开发中融进文化内涵,力避把大开发变成“大开采”,破坏文化的生态,旧的东西没有了,新的东西又建设不起来。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当前首先是对“三讲”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要通过“三讲”,努力做好“三个代表”。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经受考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自觉性,在艺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做出新贡献。
(2000年5月28日)
来源:作者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