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地区“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当局领导人曾宣称,台当局防务部门已向美国提交军事采购清单,其中台湾陆军计划采购30架“攻击型黑鹰直升机”,旨在提升陆航的对地打击能力。这款UH - 60M攻击型黑鹰直升机,有着出色的性能。它配备光学/红外线(EO/IR)侦搜镜头,能与整合夜视战术头盔联动,实现追踪、锁定目标;拥有4个硬挂点,可搭载AGM - 114 “地狱火”反装甲导弹、2.75吋火箭弹、GAU - 19加特林重机枪等武器,若在两侧机舱门加装机枪,火力将更为强大。
攻击型黑鹰直升机(资料图)
然而,这一军购计划并非一帆风顺。UH - 60M攻击型黑鹰直升机隶属美军特战司令部管辖,截至目前,尚未出售给任何盟邦。若厂商有意出售,台湾方面有意购买,都必须获得美军特战司令部的同意,才有可能启动交易流程。这一严格的管控措施,使得此次军购充满不确定性。
事实上,台军内部对于采购这款直升机也存在不同看法。不少台军人士认为,若单纯为增强对地打击能力,继续采购AH - 64E阿帕契直升机可能更具实际效用。只有在美方拒绝继续出售阿帕契直升机的情况下,UH - 60M攻击型黑鹰直升机才会被考虑作为备选方案。
深入探究台军此次军购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其现有直升机装备存在诸多问题。台军现有的“黑鹰”武装直升机在火力配置上较为落后,仅在两侧配备重机枪,攻击方式较为单一,这严重限制了其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在现代战争中,肩扛式防空导弹广泛应用,这种简单的攻击模式使得台军现有“黑鹰”直升机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堪忧,极易被击落。因此,台陆军试图借此次军购机会,向美方提出升级现有直升机装备的诉求。
攻击型黑鹰直升机(资料图)
除了装备方面的考量,台军的这一军购决策还与当前台海紧张局势以及台当局的政治意图紧密相关。自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为满足个人“台独”私欲,不断采取激进举措。他公然报复支持两岸统一的人士,利用职权在岛内宣扬“台独”思想,频繁与美国勾连。在中美因“对等政策”产生摩擦的关键时期,赖清德当局不顾台湾民众利益,为讨好美国,宣称不会对美进行关税报复,甚至说出“吃苦当作吃补”这般令人不齿的话语。在这种背景下,此次军购很可能是台当局为迎合美国、展示所谓“军事对抗决心”的政治操弄。
有趣的是,就在台当局积极推动军购之时,台军内部却出现了“大逃亡”的现象。从义务兵到少将,众多台军人员都在为自己寻找退路。近年来,已有6名台军飞行员借“技术交流”之名奔赴大陆,其中还包括掌握F - 16V核心数据的资深教官。更有某退役中将通过第三方表示,若统一进程启动,愿意率领旧部维持岛内秩序。就连赖清德官邸的卫兵都录制“战时必投降”的视频,私下传阅解放军训练视频。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台军内部人心惶惶,高层和基层人员都对未来局势有着自己的判断,所谓的“军事抵抗”在他们心中或许早已失去信心。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台军内部的薪资待遇问题也是导致人员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台湾社会,许多危险、辛苦、脏累的工作,起步薪资都高于台军。尽管有政治人物提议提高军人薪水,但相关方案始终未能落实。台军内部“薪水微薄,工作却接连不断”的状况长期存在,高层领导明知问题所在,却不敢向上级反映,反而将压力层层下压,致使基层士兵怨声载道。在两岸关系相对稳定时,士兵们或许还能忍受,但随着台海局势日趋紧张,面对看不到希望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
从军事战略角度分析,军事专家指出,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本就属于高危目标。台军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直升机采购上,试图依靠30架攻击直升机提升战斗力,无疑是一种战略误判。即便这些直升机完成升级,在解放军强大的密集火力网面前,其存活时间恐怕极为有限,有专家预估不会超过72小时。而且,台军寄予厚望的“地狱火”导弹,在面对解放军空天一体的打击体系时,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直升机军购闹剧,背后是台军在战略误判与政治算计下的重重困局。台当局决策者沉迷于“末日决战”的幻想,妄图通过军购来增强所谓“军事威慑力”,维持“台独”分裂局面。但他们忽略了两岸实力的巨大差距,以及广大台湾民众对和平稳定的渴望。最终,这场昂贵的军事赌博,大概率要由普通民众来买单。在历史大势面前,“台独”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绝路,任何试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