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得正激烈,美方突然松口,承认对华关税过高,美财长亲自出面,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至245%的舆论风波还未过去,如今突然态度180°大转变,这是为什么,亦或者说,美方到底经历了什么?
答案或许藏在这半个月里,中国用高强度的外交出击,上演了一场经典的“围魏救赵”戏码。
首先,中方连续访问东南亚三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国可不是中国从东盟国中随便抓阄抓出来的。每一站都是有极深用意所在。首先看我们为何选择越南。其实美国打关税战,越南是最大受益国之一。大量中国出口企业为了绕关税,选择转移到越南设厂,把越南当成出口的一块跳板。
而美国也试图拉拢越南作为供应链的替代点,让它“离中靠美”。另一层面看,越南是RCEP成员,和中国经济互补性强,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出访越南,也是在进行一次“提前布控”,稳住越南这个重要变量。
再看马来西亚。15日晚,中方专机抵达,次日,中马双方高层会面。那么,我们为何选择马来西亚?从地理位置上看,马来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通道,美国“印太战略”也盯着这片区域。因此,我们这趟访问,看中的是马来西亚的经贸话语体系。另外,从军事上看,美日澳等多国对其争夺激烈,美国多次通过“南海议题”对其拉拢。因此可以这么说,马来西亚是中方抗衡美国亚太部署的重要“桥头堡”。
柬埔寨就不用多说了。作为中国的老朋友,中柬友谊向全世界展示了,做中国的朋友没坏处。
其实,中美贸易战不是纯经济的事,早就上升为外交布局、区域话语权、战略联盟选择的问题了。中方这次出访,就是要向美方告知,你想通过关税搞脱钩,那只是你的独角戏。
而就在中方连续出访之际,美国国内并不太平。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正式宣布起诉特朗普政府,理由是后者滥用关税权力,违反法律,破坏经济。那么,为何由加州打响这发先头炮呢?
我们要注意,加州是美国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州,2023年GDP高达3.9万亿美元,超过德国、英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24年进出口总额高达6750亿美元,其中中国是前三大贸易伙伴之一。最重要的是,加州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关税一加,整个产业链寸步难行。
另外,加州州长纽森本人,也是中国的老朋友了。早在2013年担任旧金山市长期间,他就多次率团访问中国。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与中国合作,不仅是机会,更是责任。”,可以这么说,纽森不仅是加州州长,更是中美合作的关键人物。
中方这半个月所做的工作并非仅限于东南亚,还有欧洲。近日,王毅在与英国外长和奥地利外长通话时,明确指责美国“关税武器化”,并呼吁欧盟与中国一道维护WTO的权威。
这种话术其实是“请君入局”:欧洲受美国关税政策波及已久,尤其是对汽车、钢铝等行业,早有怨气。中方此时主动搭台,有望在中美之外催生出“多边贸易联盟”。
综上来看,中方这半个月的出访成绩多多。不仅拉拢东南亚战队,欧洲靠拢,还在美国本土制造了压力。在联大会议上,更是据理力争,怒斥美方的单边霸凌行径。而特朗普此时此刻的让步,正是我们“反围剿”工作的成绩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