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通讯员 徐思凡

“机器人是世界的主导,人类成为稀有保护动物。不用言语交流,只需程序直接识别想法。”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场主题为《超越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读写能力突围指南》的讲座在重庆大学图书馆展开。


张小强教授。徐思凡 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小强教授结合自己的新书《盖亚的终极算法》,为现场听众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影响。

张小强教授表示,人类的阅读和写作环境经历了从人际对话到人机对话的巨大演变。从口语和书写的人际对话时代,到印刷文字的传媒—受众时代,再到平台—用户时代,最终进入人机对话的智能时代,“每一次变革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传播模式和读写能力。”


现场听众。徐思凡 摄

张小强教授表示,阅读和写作是人类的核心元能力,是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的基础。然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人类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针对如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深度读写能力,张小强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挑选好阅读写作的时间、空间和工具,合理安排、形成习惯;其次,要关注系统性与逻辑,进行整体性阅读,多读图书和经典原文;再次,要通过与自我、社会的联系提升,记笔记、分享、加入社群;此外,要在社会中实践与观察,利用真实场景体验快速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2024年6月,张小强教授首次出版了他的新书——《盖亚的终极算法》。今年4月18日,该书再度登上京东图书销售榜单,成为科学史话科普读物榜第一名。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来自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对人类与非人类关系的探索,以及个人生命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书中的许多概念和故事都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科技趋势的深刻洞察。”

张小强教授介绍,《盖亚的终极算法》讲述了14个不同主题的科幻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幽默诙谐,有的令人伤感。故事兼有人文和理工的双重视野,不仅有人文情怀,也有想象力丰富的技术实现细节。

2023年6月,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因“新闻学专业是否值得报考”的言论引爆网络。他向咨询家长表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把他打晕”,还认为新闻专业就业前景不佳。

身为教授新闻学专业的张小强则针锋相对,反驳其言论过于极端且误导考生和家长。张小强还特别强调,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其实很广阔,不是非要进媒体单位才算就业,学生可以从事许多与传播相关的工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