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84篇原创笔记
前言
昨天下班路上,礼让了一位环卫工人,过去后,他向我挥手致意。
不曾想,后车响起鸣笛声。从我右侧超车后,车主从车窗探出手,比划了一个不友好手势,扬长而去。
见状,我抬起右脚,轻点两下刹车,和它拉开距离,后来再无交集。
想起年轻时,有一次早高峰和别人发生剐蹭,互不相让争吵半天,导致道路堵塞的情景,不由发现:年龄的增长确实会伴随着心性的成熟。
40岁后,我更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职场还是人生,不去触碰某些边界,才是与生命最好的和解。
01 强者的蛋糕,可远观,不可近尝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主角乔丹的个人魅力和商业手段,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也让他登上人生巅峰。
我国有个成语:物极必反。但锋芒毕露时,人们往往并不在意明哲保身。
成功后的乔丹并未知足,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更高更远处。高调的行事作风,终于引起了强者不满。
而关键是,他触碰了别人的蛋糕,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
《菜根谭》有言:“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职场上,专业技能、人际关系都能成为我们的“器”,但在强者的蛋糕面前,一定要记住:
何时动,如何动,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以免划伤自己。
02 弱者的生计,可赞扬,不可切断
有句话说得好: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权利之内,最大限度的为难别人。”
曾在网上看到一条扎心的评论:3年特殊时期过后,唯一感到失落的人群,是那些老旧小区的退休保安,因为那是他们一生仅有的“高光时刻”。
职场上,总有人会对着标点符号吹毛求疵;对着文件格式批判挑刺,美其名曰:“这是对工作负责。”
但是,他们在接到一个电话或收到一条信息后,又迅速换上一副真挚笑脸,声称:“没问题,已经通过复核。”
却完全忽略了,很多时候被揉碎的不是手里那几页纸,而是别人的生计。
职场路远,人生路长,谁都无法保证永远风光。切断弱者的生路,就是阻绝自己的退路。
03 同频者的面子,可欣赏,不可踩踏
曾仕强先生说过一句很透彻的话:
“我们中国人最要紧的就是面子。”
职场上,如果你和一个人年龄、职位、家境各种情况相仿的情况下,大概率能和谐共处。
唯一要注意的边界,就是对方的面子。
无论是对方的工作方案,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是日常的穿搭品味,沟通时,你可以拒绝违心的赞扬,但一定要注意别去踩踏。
就像那些寻求鉴定真伪的收藏者,会用丝绸层层包裹心爱的器物:
保护的不仅是那份价值,更珍贵的,是自己的脸面。
写在最后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微信签名是:
“向下生根,向上开花。”
对于40岁后的中年人来说,更紧要的是:把根扎稳。
毕竟,人生这场戏,剧本不必激烈:
懂得藏锋,学会兼容,适时退让,便能保持从容。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