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玩笑,深圳“蓝眼泪”大爆发了!

还记得两年前,不少人在工作日晚上,开车去大鹏“追泪”,沿路堵车七公里,直到凌晨睡车里。

以至于第二天自嘲:“没有蓝眼泪,只有流眼泪。”

当然,今天深圳人不骗深圳人。

近几天“蓝眼泪”的登录地点不在西涌沙滩,也不在天文台,而是大梅沙海滨公园,堪称打工人友好。

地铁直达的梦幻,这次真的独一份!





根据小红薯博主@千场日落收藏家的观测,近几天大梅沙将迎来“蓝眼泪”爆发期,范围广面积大。

简短科普一下,“蓝眼泪”也被称为荧光海,本质上是海洋生物大量繁殖所引起的发光现象,受到海浪拍打,便会发出浅蓝色的荧光。

为了目睹这奇特景观,我们在昨天日落前赶到海边。

想着“蓝眼泪”在大鹏半岛也十分罕见,更别说能出现在大梅沙,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日落月升,夜色渐浓,临近八点,好戏开场。

随着大梅沙的围观游客越来越多,时不时就有裹挟着荧光的海浪开始翻滚上岸。

每当一抹蓝色浪头卷起,周围就止不住地爆发出一声声“哇”!

荧光闪闪的蓝色,仿佛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现实的次元相融,果真是梦幻又神秘!




海浪不够,石头来凑



走到海滨栈道附近,这儿又在上演着一番“精卫填海”的场景。

一群群“追泪”的深圳人扎堆在礁石边上举起手机,等着有人丢石头激起浪花。

碎石落海,水花翻涌,刹那间,黑色海面泛起碎钻般的荧光!毕竟海浪不够,石头来凑。

现场甚至还有人打趣到:“要是明天再来,怕是给大梅沙填平了吧?”



夜里最靓的仔,摩托艇大哥



夜晚的大梅沙,不止是蓝眼泪的主场。

要说整片海最靓的仔,还得是开了一整晚摩托艇的大哥。

沿着海面飞驰而过,留下幽蓝浪花与哇声一片,歇息片刻,再来一遍。

反反复复一整晚,将围观游客的情绪价值拉满,大梅沙的MVP,当之无愧。

无论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只要“追泪”成功,足矣。






昨夜的大梅沙像是露天剧场,有人从东莞自驾来,有人从宝安乘地铁,主打一个只围观不下海,但热闹程度不亚于盛夏戏水的人潮。

对于这一股“追泪潮”,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值不值得"的灵魂拷问。

在我看来,要是地点在西涌或东涌,那确实不推荐,不仅耗时耗力,最后还不一定看得成。

从昨晚实际体验来说,去大梅沙“追泪”,非常值得。


当海浪涌向岸边,细碎荧光随浪起伏,那种超越屏幕的真实震撼确实令人心动。

虽然这种美转瞬即逝,但又恰好与深圳人渴望短暂逃离两点一线生活的心理相契合。

许多人在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上越发模糊,有时候主动选择为一抹微蓝的浪花奔赴远方,打破两点一线,便是一种自我治愈的仪式感。

更重要的是,大梅沙地铁直达,再贵也不过十几块钱,要求不高。



自然奇观的价值,终究取决于观者内心的天平。

正如我们昨晚在现场看到这样,有人在意蓝眼泪的浓淡,有人却享受奔赴的过程,也有人既来之则安之,往岸边一坐,吹吹海风就很舒服。

当写字楼格子间里开始讨论大梅沙的海是否泛蓝时,或许每个深圳人早已在心底写好了自己的答案。

但我想说,夜色中那片发光的海浪,或许正是平淡生活里值得收藏的星辰碎片。




幸运的是,大梅沙蓝眼泪并非昙花一现,根据博主现场观察,蓝眼泪今晚还将继续登陆大梅沙。

如果有意前往,不妨收好这份“追泪”指南。


蓝眼泪最佳观测点推荐:

① 大梅沙海滨公园西侧,避开光线亮处。

② 大梅沙海滨栈道与天长地久石之间的路段。

③ 小梅沙边上的海滨栈道,可以远远望到幽蓝浪花,真的超美。

Ps.夜晚的大梅沙属于退潮期,并非所有的海浪都带有荧光,需要运气与足够耐心。

交通指引

-导航地址-

,开放时间每日7:00至23:00

,小梅沙夜晚关闭,推荐前往此处栈道追泪

-交通方式-

① 乘坐8号线地铁至大梅沙站,A出口出站即可抵达海滨公园。

② 自驾前往直接导航大梅沙海滨公园,拥堵情况不定,请提前安排时间。

③ 乘坐8号线地铁至小梅沙站,A出口出站,导航盐田区观海图书馆前往栈道即可。


小梅沙海滨栈道,拍摄来源@柏儒

其他注意事项:

① “蓝眼泪”很梦幻也很脏,本质上是由海洋浮游生物(如夜光藻)引发,直接接触可能引发皮肤敏感,观赏时应避免用手捞取、用脚踩水等情况,如果不慎接触,请及时冲洗。

② 大多数时候蓝眼泪并不明显,持续时间短,外界光源是非常影响观感的,请不要打光,不要开手电,拍照不要开闪光灯。

③ 栈道附近光线暗,礁石多,要注意安全,避免滑倒失足落入海中。

④ 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扔垃圾!



大梅沙的蓝眼泪

你去追了吗?

图文丨Vennphang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