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总是难以说清,比如霍勒迪刚和怀特搭档时,很少人会觉得他们会成为一对了不起的后场组合。

因为他们都不是在风头最盛时来投。



怀特从马刺转会而来时,远未有现在的身手。凯尔特人得到他的代价是约什-理查德森、朗福德、1个受保护的2022年首轮签(前4顺位保护)和一个2028年首轮签互换资格。

CelticsBlog当时把怀特的交易评为一场灾难,认为付出的筹码高得离谱。即使马刺帮助怀特养成了良好的比赛习惯和战术素养,但也存在着出勤不高、投射不佳的问题。



但没想到,28岁的怀特依然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在凯尔特人,他培养出了绝佳的三分投射(还有不少是顶投)和进攻自信。

22-23赛季,在马祖拉的五外阵容中,怀特和斯玛特出任首发后场。在这个相对开放的进攻体系中,怀特越打越出色,成为攻防一体的后场指挥官。

勤奋、聪明、大心脏(东决G6的绝杀)是他的标志。他还兼顾防守,出球,远射,前后场篮板,作为193公分的球队封盖王,怀特不需要大量持球就能命中关键球。

那个赛季,怀特打出了身价。



霍勒迪在21年成为冠军后卫,在季后赛的征程中,他抢断保罗、布克,命中关键球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高效的进攻开发者。

在雄鹿的三年季后赛,霍勒迪的有效投篮命中率分别是46.1%、43.9%、48.2%,每个赛季都显著低于联盟同位置平均水平,只是由于他出色的防守以及20-21赛季米德尔顿、字母哥的神勇,他在进攻端的问题被一定程度掩盖了起来。



而字母哥本身由于进攻手段相对单一,开发进攻能力也会一定程度受限,所以雄鹿每到季后赛总是无法拿出如同常规赛一般的统治力。

23年季后赛,联盟战绩第一的雄鹿被热队黑八淘汰,霍勒迪也被对位的巴特勒打爆,让球队管理层动了改变的决心。

他确实曾是最佳防守球员之一,也有不错的换防弹性,但归根结底,朱哥只是个一号位球员,而且已经33岁。毫无疑问,那个夏天是霍勒迪近几年的最低谷。



在一笔以利拉德为主体的交易中,他被送到了开拓者,随后又被少总带到了凯尔特人。

在这里,他和遇到了大器晚成的怀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低调、冷静、强悍的霍勒迪和怀特组成了威震八方的后场双锁。



有能力争冠的这几年,绿军持球时间最长的是塔图姆;22-23赛季第二控球是斯玛特,但他拿球时间长了容易浪投,怀特当无球也挺浪费:虽然他的补篮和定点篮也够好。

反过来霍勒迪在雄鹿持球时间长,反而略尴尬:他和健康的米德尔顿轮流持球,压力还小些;当球队需要他来打开局面、防守端还要对巴特勒时,霍勒迪就做不到很多。



到了23-24赛季,凯尔特人充足阵容后,首发是塔图姆、布朗、波尔津吉斯、霍勒迪、怀特。他们在进攻端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外线出手更加坚决,轮转球快速合理,用高出手术给予对手致命打击。

同时第二控球手变成了怀特,霍勒迪只是四控。

怀特多了许多持球启动打挡拆的职责,霍勒迪更多负责弧顶分配、反击出球、沾手传转移、定点远射、偶尔背打启动。霍勒迪说是来代替斯玛特的,但实际更像是:怀特加了球权,扮演了上季的斯玛特;霍勒迪减了球权,担当了上季的怀特。于是相得益彰。



怀特的冷静和霍勒迪的强硬,为上赛季的绿军保驾护航。

在季后赛首轮第四场比赛中,怀特拿到了38分,在对阵步行者的东部决赛第三场,他送出了4次盖帽,然后在第四战中拿到了5次抢断。今年季后赛第一场,他射进七记三分,拿下30分。

怀特打出这样的表现并不奇怪。在总决赛结束后。甚至有人专门总结了他的比赛视频,目的居然是教篮球初学者如何保护篮板球,这更加说明了怀特卓越的篮球智商。



霍勒迪在东决第二场拿下28+7+8,总决赛第二场砍下了26分,从暗地里杀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表现是霍勒迪整个职业生涯的缩影:强悍的防守、激烈的对抗,同时勇敢地投射三分。



霍勒迪加怀特的组合是可遇不可求的,配合默契、契合体系的他们扮演球队的四、五当家时有点过于超纲了。这种防守、投射、控运、体型和篮球智商的结合对于大多数球队来说都是极难复制。

这个夏天,因为球队出售,球员续约,绿军的人员更迭在所难免,霍勒迪和怀特的组合有可能是最后一季,希望可以上下同力,再在一起拿个冠军吧。



(其实掘金最缺的就是怀特这样的2号位,布劳恩替代不了过去波普的作用,怀特3000万,能领防,有组织会打挡拆,有三分,还有护框,还是科罗拉多人,他和穆雷搭档首发后场,布劳恩和威少提供板凳火力,一切都顺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