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级别的运镜效果竟被两张图片轻松破解。 这背后藏着国产AI视频模型Vidu Q1的致命杀招。
当国际巨头还在为4秒视频收取天价时,中国技术已把成本砍到脚踝价。 Vidu Q1在VBench双榜登顶的消息像炸弹般震动了整个行业。
它的1080P画质让蜜蜂翅膀的颤动都纤毫毕现。 更可怕的是,用户只需提供首尾两张图就能生成电影级转场。
有创作者用41秒一镜到底的视频直接吊打专业团队。
黑暗骑士与触手怪的战斗场景中,盔甲下的血管脉搏清晰可见。 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特效制作需要数百人月的行业认知。 而每秒0.
3元的定价,简直是对同行们的降维打击。 我个人认为,这种极致性价比背后是算法效率的暴力突破。 对比测试中,Runway生成的画面会出现诡异扭曲。
Luma Ray2的转场则像拙劣的PPT切换。 但Q1的镜头语言居然能精准捕捉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 从麦田到雨中的情绪过渡,直接复刻了《星际穿越》的经典张力。
更惊人的是它对动漫风格的全维度掌控。 吉卜力风的魔法少女,连发梢飘动的弧度都充满生命力。
有网友用80年代复古风生成的星空少女,直接唤起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广告行业可能是最早被颠覆的领域。
一个香水瓶能在琥珀光中实现反重力悬浮拍摄。 这种过去需要物理特效的镜头,现在敲段文字就能搞定。
但最值得玩味的是它的音画同步技术。 雷雨交加的场景里,每道闪电都能精准卡在0.
1秒的节奏点上。
这让人不禁怀疑,那些天价特效公司会不会集体失眠? 当然也有隐忧——当创作门槛低到这种程度时。
海量同质化内容会不会淹没真正的创意? 毕竟连魔鬼召唤术都能被随便一个网友轻松实现。
此刻在Vidu官网,正有无数人用两张旅游照生成着属于自己的《盗梦空间》。 这场由国产技术掀起的视觉革命,才刚刚撕开一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