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国政甄 瑶

编辑|沈天香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市场这么卷,合资企业还能活下去吗?这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4月19日,2025丰田技术空间活动在江苏常熟举办。在此次活动上,丰田给出的答案是,持续不断地继承与进化。尤其要加快步伐,深化在中国的本地化事业布局,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是加快中国本土研发。

作为上海车展前的预热动作,2025丰田技术空间活动不仅集中展现了丰田“造车即造人”的长期主义理念,而且以密集的信息释放,勾勒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和定力——从技术路线到人才布局,从研发体系到供应链革新,丰田正以“全链条本地化”的决心,回应市场变革的挑战。



活动期间,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首席技术官中嶋裕树,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达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晖等集体接受采访。

他们针对丰田电动化智能化布局、中国本地化研发进展、RCE(Regional-Chief Engineer,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落地等外界关心的诸多话题,逐一进行解读,传递了丰田的战略方向与信念。

本地化战略升维

不只是丰田,众多跨国车企都在推进中国本地化战略。

宝马持续强化在华本地化电池生产布局,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技术,计划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还启用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增强新能源车开发验证能力。

奥迪与一汽、上汽合作,在华建设工厂,推出如奥迪Q6参数图片)L e-tron等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强化本土研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大众汽车集团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至30-36个月,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让零部件、采购和开发等部门协同,拉近技术开发对接窗口与在华合资企业的距离……



与它们相比,丰田的中国本地化战略有何根本不同?

一是,作为历经近百年发展的全球车企,丰田以“量产幸福”为纲领,以“Mobility for All”为理念,展现跨越产业周期的战略韧性。其独特优势在于多技术路线均衡发展——在电动化、混动、氢能源等领域,构建了深厚技术储备与全产品线布局,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的同时,更以“技术池”优势应对变革的不确定性。

其二,全维度本地化的进阶路径。截至目前,丰田电动化车型全球销量已经突破3000万辆,在中国超过370万。丰田推进的本地化,是基于丰田“Best in Town”的理念,通过打造更好的产品,来实现中国丰田事业再次进阶。

丰田的本地化包含了5个维度,即更中国的管理体制、更中国的事业布局、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和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



其三,丰田立足全球推进真正的中国本地化,其中最核心的,是让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丰田人坐在能够决策拍板的位置,推动智电时代的中国事业发展,将成果向全球反哺输出。

“如果把当初bZ4X称1.0时代,现在应把铂智3X,包括bZ Crossover和以后推出的铂智7等,称作2.0时代。未来,希望把中国本地化研发和最先进技术反哺到全球,那将是bZ的3.0时代。”李晖说。



话语权在中国

“新一代卡罗拉是提供给中国的汽车。那么就在中国,以最了解中国的本地员工为中心,开展本地研发吧。”在探讨新一代卡罗拉方向性时,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如此表示。

今年2月底,丰田执行董事在探讨新一代赛那、汉兰达凯美瑞、RAV4等K平台产品阵容时,社长佐藤恒治非常支持本地研发,表示“中国市场变化迅速,因此不能受全球车型影响,我们需要同中国伙伴一起,在中国制造更好的汽车”。



从丰田章男到佐藤恒治,丰田高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体现在每一次战略决断的充分授权与资源倾斜中。

为深化中国本地化研发,丰田制定了三大战略,其中更为本质的是体制和人。

首先导入中国ONE R&D体制。将原本分散的中国R&D统合,并积极采用中国工程师,强化资源。

其次,在中国导入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体制。采用最了解中国的中国人担任研发责任人,以责任人为中心制造汽车,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充满魅力的汽车,不仅是全新换代车型,还包括已上市销售车型的改款。丰田将大刀阔斧地把这些产品投入市场。

在当天活动中,现场有4位中国首席工程师公开亮相,丰田将以他们为核心,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专属车型。



最后,强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及本地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与一汽、广汽、比亚迪等伙伴的合作,落实构造改革,以增强商品力、加快研发速度。

丰田也将与重要供应商调整采购方针,加大共同研发的力度,制造采用了世界最前端技术的产品。

作为丰田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支点,常熟IEM研发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走过15年历程。

2013年,丰田章男视察这里时留下期许:“中国的路,要由IEM的人才造出符合中国需求的车。”

2023年,随着TMEC更名为“IEM by TOYOTA”,这里被赋予新使命——成为丰田“为中国市场定制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创新引擎。

“中国在丰田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中占据关键地位。”佐藤恒治曾表示。如今,这座全球最大研发基地的中国本土工程师占比超80%,形成从底层技术到整车集成的全栈研发能力,并将成果反哺全球市场。

2025丰田技术空间分为5个板块,展现丰田本地研发的核心方向:



低碳“丰”采:聚焦电动化、混动、氢能源技术的本土化落地,推动全场景低碳出行;

移动平权:通过智能化技术(如无障碍出行解决方案),让更多用户享受移动自由;

【颜】究所:基于中国消费者审美趋势,打造兼具设计感与功能性的本土化车型;

智在安全:为了实现交通事故零伤亡的目标,丰田致力于对安全的追求以及对安全技术的开发。

燃情驾趣:针对中国市场对驾驶体验的差异化需求,优化动力调校与操控性能。



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南北丰田”及雷克萨斯在中国本土化赋能下强势突围,于合资板块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102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2.3%,是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合资车企之一。今年一季度,其销售新车17.2461万辆,同比增长9.6%,增长步伐稳健,为全年发展奠定基础。

广汽丰田同样出色,3月销量为6.6066万辆,同比增长19.3%;第一季度销量为17.1万辆,实现同比正增长。当月上市的铂智3X,市场反响热烈。

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在进口车市场独占鳌头。据易车榜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车销量Top20榜单显示,丰田是最大赢家。雷克萨斯ES为进口车销冠,一季度在华销售2.5166万辆,是榜单中唯一销量破万的车型。

此外,丰田旗下还有5款车型上榜,数量与奔驰并列第一。

从研发体系革新到人才结构重塑,从技术合作模式升级到产品矩阵重构,丰田的中国本地化战略正从适应市场迈向定义市场。

这种以本土智慧驱动全球创新的路径,重新诠释了合资车企的生存逻辑,显示了丰田的转型决心——让“中国研发”成为增长新引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